一、安全工作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而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我们的检修工作中,就应以安全规章制度为保障,严格贯彻执行,杜绝工作中习惯性违章行为。 二、加强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也个性要求每一个员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确保设备和技术人员的安全,还要准确地把握项目安全生...
一、单位负责人的安全责任心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中之重。 安全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同时也是生产经营单位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要真正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企业负责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第一条明确...[详情]
加强对企业机制约束,才能在有限的经济和科技能力状况下,获得最大的建筑安全性,并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那么企业安全教育...[详情]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更不能摆架势,走过场,虚张声势,那么企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有哪些内容呢?下面跟...[详情]
4月7日,环保部从全国抽调5600名执法人员,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启动环境保护史上最大规模强化督查。4月21日,为期2周的首轮督查结束。环保部环监局局长田为勇在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日24时,首轮督查共28个督查组,检查企业4077家,发现2808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占总数69%。 环保部部长将亲自带队开展巡查在环保部4月例行发布会上,田为勇介绍说,第一轮次督查发现的重点问题都已交给地方办理。接下来每个城市拉问题清单,到期完不成将被追究责任,以这种销账式方式,让工作做得更扎实。另据介绍,本月21日已启动第二轮次督查。到今年年底,京津冀“2+26”城将接受25轮次密集督...
“截至4月27日,第一轮次28个督查组现场检查企业(单位)5713家,发现存在环境问题企业3832家,约占检查总数的67%……”5月4日晚,环保部公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首轮“战报”。此番强化督查被称作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 资料图:遭遇雾霾袭击的北京。首轮强化督查“战报”出炉——共发现问题企业3832家今年4月7日开始,环保部从...[详情]
这一轮空气重污染过程正迎来污染程度的最顶峰。从昨晚到今天凌晨,北京城区和南部郊区多个监测站PM2.5出现“爆表”。截至上午记者发稿,城区还处于最高的严重污染级别。市环保监测中心提醒广大市民,目前不适合开窗及户外活动,市民如需出行请做好健康防护。记者从环保部获悉,截至18日,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共处罚建筑垃圾、渣土等货运车违法行为1277起,发现违反单双号行驶行为8.5万起...[详情]
近期,从各督查组反馈情况看,又出现7起拒绝检查、阻碍执法事件,其中邯郸市3起,衡水市2起,石家庄市1起,焦作市1起。...[详情]
“截至4月27日,第一轮次28个督查组现场检查企业(单位)5713家,发现存在环境问题企业3832家,约占检查总数的67%……”...[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