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毒陷阱。 病毒陷阱是网上最常见的一种陷阱。电脑病毒是一种经过恶意设计,能隐蔽运行和自我复制、具有破坏力和不良表现欲的计算机软件,它们在用户不注意的时候侵入计算机系统,破坏用户文件,窃取用户隐私,强迫用户浏览不良站点。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病毒的制造和传播空前活跃,带有黑客性质的病毒和嵌入网页的恶意代码大量涌现。由于个人计算机系统的天生脆弱性与互联网的开放性,我们将不得不与病毒长久共存。 应对措施:对付病毒陷阱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在线杀毒软件,并随时升级它的防毒代码,对可能带有恶意代码的不良网站保持警惕,在没有通过病毒检测前不要轻易打开来路不明的文件。 ...
陆兆华介绍说,现在四类最常见的诈骗分别是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网上诈骗和手机病毒诈骗。至于怎么做才能够避免网络诈骗?或者说把风险降到最低?陆兆华说指出: 第一,不要贪,即莫因诈骗信息中的奖品诱惑而生起贪念; 第二,不要怕,即莫被不法分子利用自己的善心; 第三,一定要注意不随便泄露个人关键信息;第四,要学会使用手机和电脑的安全保护工具,尽量把风险降到更低。 ...[详情]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全球互联网(Internet)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 在系统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接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在连接能力信息、流通能力...[详情]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详情]
大学校园网络安全隐患如何预防,当今时代,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一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越来越具有重大意...[详情]
近日,网爆山东大学硕士毕业生陈振抄袭安徽大学毕业生刘俊玲的论文。今日,山东大学发布通报,认定陈振硕士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保障研究》作假,决定撤销陈振的硕士学位,取消其导师刘旭光的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据山东大学通报,2009年9月起,陈振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攻读档案学专业硕士学位。2013年5月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导师为刘旭光教授。而据华商报报道,刘俊玲毕业于安徽大学,2012年4月完成毕业论文。据网络截图对比,两篇论文正文部分高度雷同,从题目、摘要到目录,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在论文最后“致谢”部分更改了导师名字。山东大学称,经历史文化学院学位评定分委...
向先生是留学海外的法律硕士,如今回国要找工作,急于网上寻求学历认证的他却误入诈骗陷阱,被诈骗分子连环骗取了20多万元。期间,他加入诈骗分子推荐的QQ群,分别向3个嫌疑人转账共计30次。目前,警方已对该案件进行立案调查。现如今网络诈骗是网络中常见的一种诈骗手段,有些套路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有些套路则是我们闻所未闻的,有些套路我们觉得幼稚可笑,但有些套路确实也让我们觉得防不胜防。接下...[详情]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详情]
到2014年中,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6.9%、同比增6.9%,手机网民5.27亿、同比增13.5%。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十年,宽...[详情]
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定于9月16日至24日在全国范围统一举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