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酒后驾驶法制化研究趋势之一 酒后驾驶的法治化 由于酒后驾驶对交通安全有严重危害,各个国家都制定了处理酒后驾驶的法律法规,作为追究酒后驾驶法律责任的依据。如何保证酒后驾驶的法律规范更有利于处理与预防酒后驾驶,是值得各国立法机构长期研究的课题。虽然各个国家规定的法律责任的内容与方式不一样,但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即通过追究驾驶人的法律责任达到惩戒与预防酒后驾驶的目的。 我国酒后驾驶法制化研究趋势之二 追究酒后驾驶法律责任的程序 追究酒后驾驶法律责任的程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执法者的执法权限与执法效果,以及执法对象对执法程序的接受度。在酒精的作用下,机动车驾驶人会呈现出...
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1、宪法的保护。我国《宪法》38条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40条规定了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这是《宪法》从基本法的角度对隐私权所作的原则性保护,为网络隐私权在其他法律部门中获得保护提供了根本依据。 2、民法的保护。由于我国《民法通则》没有作出保护隐私权的明文规定,最高法院就在有关的司法解释中对名誉权的保护作了扩张性解...[详情]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 2004年5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了只有对醉酒驾驶的行为才能给予拘留,饮酒后驾驶车辆的只能处罚款、扣证和记分。但是此规定还有待完善。众所周知,酒后驾驶行为是一种高度危险的行为,肇事比例相当之高,危害的是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一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犯罪。有关数据表明:驾驶者血液酒精...[详情]
近日,发生在全国多地中小学的“毒跑道”事件引发持续关注。调查显示,导致“毒跑道”事件的是一系列复杂因素。一些涉事学校已开始紧急拆除“毒跑道”。 然而,在事件定性和责任归属尚未有结论时就紧急拆除“毒跑道”,并不是一个常规的解决方式。为何这一事件在定性及处理上面临如此大难度?多位专家近日就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事件反映的深层次问题是相关环境立法空白、标准滞后,如果想从根本上杜绝“毒跑道”,以及“毒玩具”、“毒疫苗”、“毒奶粉”等类似隐患,必须从完善立法入手。为何检测合格?许多人难以接受一个结论:“毒跑道”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从事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研究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
近日,据港媒报道称,中国和印度据报将在俄罗斯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期间,就边界问题展开谈判。中国方面已经表示出要加快谈判进度的意向,甚至有意就这个议题展开每3个月一次的特别代表会议。横在两个新兴经济体的敏感问题或将从根本上突破。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2日报道,《印度斯坦时报》7月1日引述印度政府高层消息人士称,在印度总理莫迪5月访华期间,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达了对中印...[详情]
对8万名中兴通讯(000063.SZ)员工,以及更多中国ICT(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从业者而言,4月16日晚间从大洋彼岸传来的消息让他们无眠。当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并对中兴通讯处以3亿美元罚款,理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4月17日,美国监管机构又下指令,禁止移动运营商使...[详情]
过去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公众也有一些参与的权利和渠道,但是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立法机关对公众参与的重视和保障不够、反馈不及时,公众参与立...[详情]
浙江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表示,应该在地方性法规中增加专门条款,加强对农村留守的、离异家庭的未成年人等群体的保护。...[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