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在让人们的生活更为便捷的同时,网络用户权益和个人隐私屡遭侵害,人肉搜索、网络病毒、网络攻击、网络窃密等现象频发,大量的网络低俗、色情、博彩、毒品、枪支、诈骗等有害信息正侵蚀着年轻人。“关注网络安全就是关注自身利益安全,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全民行动。” 我国有近50%的网民在不同网站使用相同密码,近四分之三网民不更换或很少更换口令;2013年74.1%的网民遇到过信息安全问题,其中个人信息泄露发生比例为13.4%,账号或密码被盗发生比例为8.9%。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更是退款诈骗、二手交易诈骗、中奖诈骗等网络诈骗的高发期。 盗号木马、间谍软件、流氓软件等取代传统的破坏...
陆兆华介绍说,现在四类最常见的诈骗分别是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网上诈骗和手机病毒诈骗。至于怎么做才能够避免网络诈骗?或者说把风险降到最低?陆兆华说指出: 第一,不要贪,即莫因诈骗信息中的奖品诱惑而生起贪念; 第二,不要怕,即莫被不法分子利用自己的善心; 第三,一定要注意不随便泄露个人关键信息;第四,要学会使用手机和电脑的安全保护工具,尽量把风险降到更低。 ...[详情]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全球互联网(Internet)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系统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 在系统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系统的连接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但在连接能力信息、流通能力...[详情]
经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意,今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6日至24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主题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九部门共同举办。丰富多彩的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将为网络系牢“安全结”。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丰富。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互联网日渐紧密地与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融合在一起,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详情]
6月1日,中宣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在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致辞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6月1日在京举行。本届宣传周沿用首届“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主题,由中央网信办、中央编办、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十部门共同主办,6月1日至7日在全国各地同步开展。中宣部副部长、中央...[详情]
到2014年中,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6.9%、同比增6.9%,手机网民5.27亿、同比增13.5%。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十年,宽...[详情]
作为网络安全宣传周的重点活动,体验展能够帮助公众以更直观的形式参与到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当中。这对提高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了解和掌握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