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与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息息相关,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治疗不及时、针刺伤、压疮、烫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等。对全年发生的不良事件,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以此,来做好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工作。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
1、四川南充市营山县初三女学生体育猝死 2016年10月20日,四川南充市营山县涌泉学校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学生体育课后死亡。通过监控调查发现,死者是与全班同学一起慢步绕篮球场跑7圈总共不到400米,经卫生院专家诊断鉴定该生为心源性猝死。 2、南昌市阳明学校五年级学生陈某上体育课身亡 2016年10月26日下午,南昌市阳明学校五年级学生陈某在体育课开展跳绳活动时突然倒地、...[详情]
让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很多人不知道,妊娠期准妈妈的口腔护理也可能影响孩子的牙齿。 孩子的乳牙从胚胎第二个月开始发生,恒牙在胚胎第四个月开始发生,所以孕期母体,也就是准妈妈们的心理、生理和营养状态将影响胎儿牙齿的发育。同时,妊娠时体内的雌性激素和孕酮水平明显升高,容易发生龋病与牙龈炎,应特别注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一般来说,妊娠期前...[详情]
学生正处于生理的发育阶段,心理非常单纯,最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但是,生命总是眷顾有安全意识的人,而安全意识是从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详情]
很多妈妈一开始的时候都不会使用护脐带,其实护脐带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只要像肚兜一样直接挂在宝宝的脖子上,然后绑住即可。那么,护脐带好还...[详情]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分别就研究生考试招生和培养管理工作提出一系列更加严格的规范性要求。通知指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迈入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严格监管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质量监督保障制度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形成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级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单位三级质量管理保障体制,构建了研究生培养单位质量保证为基础,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形成了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并重的培养格局,培养了大批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
“单独二胎”何以不敢生、不想生?全国多地“单独两孩”政策相继迎来实施一周年,可两孩申请并未出现公众担忧的“井喷式”增长。随着“单独二孩”生育期的到来,养育、医疗、教育等资源问题正逐一碾过诸多“单独”家庭的心头,成为他们躲不开、绕不过的“后顾之忧”。在1月25日上海市政协咨询现场,该市卫计委官员呼吁,更多符合“二孩”生育政策的上海家庭多多生育,因为对于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发展...[详情]
2月28日上午,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妥善地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拓展就业渠道,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入伍参军。教育部副部长 翁铁慧:鼓励入伍参军,配合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通过优化指标分配,提前体检等举措,征集更多的应届毕业生。每年国家征兵大概要四五十万,我们现在已经差不多超过一半是大学生,今年这方面我们再继续扩充,同时主要向毕业生倾斜...[详情]
人社部的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已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明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达到820万,再创新高。教育部表示,要鼓励...[详情]
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