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作为第一批国家立项的"九五"国家大型科学工程,是跨行业、多部门联合执行项目。由中国地震局、国家测绘局和中国科学院三方共同承担。该网络是一个综合性、多用途、开放型、数据资源共享、全国统一的观测网络。具有连续动态监测功能。25个基准站(24小时观测和传输数据)、数百个基本站(定期观测和传输数据)和上千个流动站(需要时观测和传输数据)重点分布在我国大陆重要活动带上,构成网络的基本框架,以高精度和高稳定性的观测技术获取中国大陆大范围和时空密集的地壳运动观测数据,为大地震的预报提供关键性依据,并将成为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实验基地,尤其对青藏高原的隆起成因研究...
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民航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培养具备民航安全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安全检查和管理的实践技能,能在机场、航空公司、海关、邮政、铁路、商检、会展中心等相关单位从事安全管理及安全检查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 本专业培养面向民航机场安全技术检查、消防护卫、安全运行、应急...[详情]
光污染的危害很多,它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其他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自然繁衍,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也有较大的伤害,因此各国都在致力于解决光污染问题。但是治理光污染我们不能仅仅靠大家的自我防护和意识重视,更应该靠立法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环境污染问题,那么我国民法通则对光污染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详情]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推进长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确立了工作目标,明确了重点工作...[详情]
我国民法总则将正式施行;侮辱国歌或被追究刑责;驾考新规定发生了9大主要变化;辽宁、宁夏等多地将启动“多证合一”;在厦门违规横穿马路且不听劝导将被罚款;长春将共同生活的寄养、同居等关系列入家庭暴力保护范围……10月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规将影响我们的生活。 全国性法律法规民法总则10月起施行 开启“民法典时代”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民法总则就民法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和诉讼时效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作出规定,构建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扎实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1 要安而不...[详情]
记者昨天从民航局了解到,自12月1日起,中国民航全面实现客机全球追踪监控,这将有助于提升民航安全监控能力,加强我国民航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此次实施的客机全球跟踪监控,要求所有中国民航客机每15分钟或更短时间周期内,通过现有机载设备自动向地面运行控制部门发送飞机所在经度、纬度、高度和位置信息,以确保地面实时掌握飞行中的客机的准确位置。据悉,民航客机向地面反馈位置信息并不是新的要求,...[详情]
电力可信计算密码平台是实现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安全免疫的核心,由电力可信密码硬件模块与电力可信软件基组成,其核心功能包括:可信引导、...[详情]
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效的逐步显现,自2月下旬起,民航客货运输恢复,目前,国内外客货运航班量正在逐渐有序增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