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很早就注意到个体的弱小、男孩的阉割焦虑以及自卑情结对一个人成长及成人以后心理健康和神经症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弗洛伊德假定:当个体所接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危险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危险感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由此弗洛伊德提出了“信号焦虑”、“分离焦虑”、“阉割焦虑”以及“超我的焦虑”。后来的精神分析研究者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总结出神经症症状的形成过程,认为:由于现实冲突的无法解决而产生焦虑情绪,进而退行到幼年的某种行为中,以期得到某...
什么是安全感 1.给孩子建立规则 每个孩子都需要明确的规则。规则是对孩子的另一种保护,如果孩子不知道底线在哪里,他就无法知道应该怎么做,面对浩大的世界会觉得无从掌控,他的世界就会变得混乱,他的内心会没有安全感。但是,不要设立过于复杂和繁多的规则,在给孩子做人的基本规则的同时也要给孩子自由。执行规则从始至终都要严格。真正的规则不因为时间、地点和情绪的变化而改变。但态度要温和...[详情]
我家小子,快一岁八个月了。我家的成员基本还好,自认为都还是爱孩子,基本没出现过打孩子的情况。即使“打”过也是轻轻的,小家伙还没意识到是打,还呵呵地笑。所以自认为没有给孩子留下什么阴影。 孩子不很认生,有时甚至不认识的人一拍手,他也愿意让别人抱。很少哭闹,除非不让他做他想做的事。现在还不会无故发脾气。 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的时间全陪孩子,孩子跟我们在一起感觉很快乐。每天去上...[详情]
“安全感是什么?怎样从小培养宝宝的安全感?”,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2018年7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继续加强对严重暴力犯罪的震慑,加大对涉枪涉爆、拐卖传销等犯罪的惩治力度,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污染环境、暴力伤医、校园欺凌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这是最高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精神专题视频会议上提出的。据悉,人民法院将严厉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参与禁毒斗争,严惩毒品犯罪,最大限度减少毒品的社会危害。严惩网络造谣、电信网络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犯罪,加强对新型网络犯罪的研究应对,推动提升网络治理能力。同时,人民法院将认真总结职务犯罪案件审判经验,不断完善审...
5月2日晚,陕西西安城东幸福南路华清学府城9岁男孩嘟嘟在小区里遇害。5月5日凌晨,警方将疑犯令某杰抓获。5月6日上午11时许,专案组前往华清学府城小区,带着嫌疑人指认现场。围观群众情绪激动,大喊着“严惩凶手,以命抵命!”据了解,32岁的令某杰和遇害的孩子住在同一单元,孩子家在22楼,他家在7楼。儿童意外事故时有发生,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对儿童...[详情]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改革不仅要有顶层设计,而且也要有评价标准。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改革就很难深入推进。在2月23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改革的评价新标准:"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详情]
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在其官方网站中国交通新闻网上发表主题评论,指出检验网约车发展的标准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详情]
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建设平安浙江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去年平安浙江的成绩报告。其中,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9...[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