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1、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实施绿色工程,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2、建立适合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自然保护区是近代人类为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自然遗迹的一大创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自然保护区制度尽可能地保护了典型的生态,保护了动植物种质遗传资源。 3、正确对待自然生态资源,实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人类追求超额回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付出的惨重代价。 4、提倡绿色消费,节约物质资源。绿色消费是人类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生活水平的消费方式。绿色消费应尽快取代一...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 1.大力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宣传教育是做好城市环保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各种立体手段,抓住一切机会,对政府、企业、社会公众进行宣传,避免环保宣传盲区,改变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误区,使环保工作真正实现政府重视、企业配合、人民群众满意、社会效益明显的最优状态。 2.全面整治城市环境污染 城市空气污染的治理应以城市的能源...[详情]
1.制定和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年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完善监测预警应急体系,组织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二阶段监测实施方案》,推进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PM2.5监测点建设。 2.扎实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为了落实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十二五”总量减排考核办法。有关部门积极落实,严格问责。2013年年度减排...[详情]
南沙岛礁扩建工程一直备受瞩目,其中一方面是担心在扩建工程中,会对珊瑚礁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国家海洋局6月18日在其官方网站刊登《南沙岛礁扩建工程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一文,文章称,南沙岛礁扩建工程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对珊瑚礁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局部的、暂时的、可控的,也是可恢复的。全文如下: 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上的建设将于近期完成陆域吹填工程。针对该工程建设可能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由土木工程、海洋工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地质水文等专业的院士和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了科学论证。一、工程建设坚持生态环保理念 南沙岛礁扩建工程坚持“绿色工程、生态岛礁”的生态环...
据本报6月24日报道,可可西里、昆仑山、三江源、柴达木盆地、青海湖、年保玉则等地自然景观资源珍贵而稀缺。每年的7月到9月,青海便成了国内最佳旅游地之一。今年4月以来,年保玉则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等景区相继发布禁游令,以保护景区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进入旅游旺季,一些久负盛名的景区景点却反其道而行之,纷纷闭门谢客,意欲何为?看看这些景区的名称,也许就不难找到答案。可可西里、黄河...[详情]
原标题:野生大熊猫冬季罕见现身甘肃舟曲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的一名村民近日进山寻找自家马匹,不想在一片密林中遇到一只爬在云杉树上的大熊猫。经科研人员调查,这是一只野生大熊猫。11月20日,甘南州舟曲县武坪乡沙滩村一村民,进山找自家走失的马,突然听到有动物在树上发出“呦呦”的叫声。他悄悄靠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个头不大的大熊猫。该村民观察了一阵,录制了视频,才悄悄离开。当...[详情]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关于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的指导意见》,鼓励举报人依法实名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鼓励企业内部知情人员举...[详情]
我要感谢各位,也感谢这次会议,让我们下了更大的决心,来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我们今后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