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遗传特征、指纹、婚姻、健康、病历、财务情况通信地址、E-mail地址、学历、经历、账号与密码等。还包括社会活动及其他可以识别该个人的信息,如通话记录、网上购物记录、网站浏览痕迹、IP地址等网上活动。 对于个人的自我保护是网络隐私权保护第一重要环节。读者进行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方式有很多。 读者应该非常小心保护自己的资料,不要随便在网络上泄露包括电子邮箱等个人资料。现在,一些网站要求网民通过登记来获得某些“会员”服务,还有一些网站通过赠品等方式鼓励网民留下个人资料。网民对此应该十分注意,要养成保密的习惯,仅仅因为...
现在信息泄露十分严重,防不胜防,如果事事都要追究,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对于无关紧要的、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可以选择不予理睬。 个人信息的泄露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我们防范意识低,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提高自己的警惕性,不要随意在网站上在生活中泄露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其他的个人信息,如果遇到个人隐私泄露问题的话也要及时处理及时检举。相信泄露个人信息能报警吗这样的问题都...[详情]
第一,在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方面: (1)就法律的适用范围而言,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条款数量较为有限、适用范围相对狭窄,没有专门的针对所有信息控制人均适用的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2)就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手段而言,重“刑事处罚”和“行政管理”,轻“民事确权”与“民事归责”,导致个人信息遭受侵害后,即使侵权行为人最终遭致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但信息主体的财产及非财产损失却得不到...[详情]
淘宝上面的个人信息泄露也是危险的,那么怎么保护淘宝个人信息呢?下面佰佰安全网为大家介绍一下。 ...[详情]
个人信息泄漏是一件令人困扰的事情,那么银行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呢?这个问题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详情]
近期,中国互联网协会对外公布了《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网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关注。报告显示,近一年来,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原因,导致网民总体损失约805亿元。个人信息安全谁来保护?专家指出,随着《网络安全法(草案)》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网民的个人信息安全有望迎来“保护伞”,网络空间“侵权易、维权难”的局面有望改变。约4500万人近一年损失千元以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与此相对应的是,公民个人信息被出卖非法获利、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电信...
2018年的第二个工作日,支付宝推出的用户个性化年度账单在微信朋友圈引发了刷屏效应,这原本只是一场朋友圈“全民晒”,同时看上去似乎是一个很有创意和传播度的商业营销。但不料朋友圈刷着刷着画风突变,再次上演反转的狗血套路。1月3日下午,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律师首先在微博发文,质疑支付宝年度账单首页有一个字特别小同时默认用户“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有用这种不起眼的...[详情]
信息安全一直是民众关心的焦点,特别是互联网领域频频出现的信息隐患事件。在此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总经理廖仁斌发出呼吁:构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体系以确保个人信息安全性。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是一个战略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总经理廖仁斌3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重视好信息安全问题,大数据才能成为国家强大的生产力和产业链。为...[详情]
谷歌发言人尼基·克里斯托弗表示:“Android提供加密功能已有3年时间,而密钥被保存在设备内部,因此无法被提供给司法部门。作为我们...[详情]
盘踞互联网、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倒卖公民个人信息上百万组、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的犯罪团伙的15名成员,近日被江苏省东海县检察院以涉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