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如今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这几年来,随着污染的升级,各地在治理空气污染上的手段和措施,也在不断升级,但要看到的是,这些行政手段和措施,是无法代替法律的。治理大气污染,最有力的手段还是立法。 在环保立法方面,中国虽是个后来者,但立法进程也在不断加快。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具体到空气污染治理立法方面,我国于1987年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历经两次修订后,2006年再次进入修订程序,目前已进入审议阶段,尚未最终确定出台。 就此,专家建议,我国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一些重点省区市治理大气污染的成功经验基础上...
文化广场如何防汛排涝: 1 、控制热岛效应,保护气候环境 严格控制城市大规模耗能排热,提倡节能减排,保护大气环境,避免因成片的城市热岛效应而引发气候环境变化,减少暴雨频发机率。 2、 疏浚河流水系,提高泄洪能力 城市建设与水利建设统筹协调,疏浚城市和周边区域的河流水系,降低河床底部标高,拓宽河道,增大泄洪断面,注重近期建设,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加强河流堤防建设,提高抗御洪...[详情]
工人在工作中必须加强安全规章、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并且要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和各类规章制度的学习,掌握通信设备...[详情]
铁路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是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在铁路道口很多,它分为有人看守道口和无人看守道口,其中无人看守道口事...[详情]
记者21日从中国交通新闻网获悉,11月17日上午、18日上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到北京市大兴区、通州区,就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开展调研。李小鹏强调,当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已进入全面落实、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新情况、新变化不断涌现,对交通一体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下一步,交通部将与北京市一道,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补齐基础设施网络短板,加快推进重大铁路干线、城际铁路等建设,构筑“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公路交通网,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二是优化提升北京交通枢纽功能,完善北京新机场等重要交通枢纽集疏运体系,统筹规划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打造高品质综合...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9日下午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清华大学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主任、微电子学研究所所长...[详情]
据报道,部署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电视电话会议5月23日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对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推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详情]
北京从6月12日以来,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为应对激增的样本,北京也在努力扩大检测能力。...[详情]
10月26日,中共交通运输部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精神。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