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有时甚至会包括婚姻、信仰、职业、工作单位、收入、病历、生育等相对隐私的个人基本信息。 2. 设备信息。主要是指所使用的各种计算机终端设备(包括移动和固定终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内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统版本等。 3. 账户信息。主要包括网银帐号、第三方支付帐号,社交帐号和重要邮箱帐号等。 4. 隐私信息。主要包括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IM应用软件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 5. 社会关系信息。这主要...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 但是在社会中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重要是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属于违法的,要是后果严重,要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网络安全法》的规定,经得被收集者同意...[详情]
利用非法取得的公民个人信息资料,或在“滴滴出行”平台进行刷单套现诈骗,或在各种理财网站注册会员以获取红包,或帮助那些不具备车主资质的人进行虚假注册……这个盘踞互联网、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倒卖公民个人信息上百万组、涉案金额达数百万元的犯罪团伙的15名成员,近日被江苏省东海县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提起公诉。奇怪的“黑话”2016年6月的一天,连云港市公安局网安部门警察在进行网上巡查时,无意间发现一网民在本地论坛上的发帖中频繁出现“料子”“收料”“洗料”等奇怪词语,看上去很像“黑话”,立即引起了警觉。经过侦查,警方发现这些所谓的“料子”指的就是公民个人信息,而发布这些...
原标题:卖得最贵的个人信息竟是它!“内鬼”焉能安然无恙腾讯话题:王杨个人信息泄露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人都知道这条黑色产业链“繁荣”到让社会人如同“裸奔”。然而,最近媒体报道的两起案件,还是吓人一跳。原来,姓名、电话、家庭住址这些实在稀松平常,开房记录、通话记录乃至银行流水在市场上也属于廉价的“基础款”,卖得最贵的个人信息是手机定位,几百块一次,精准到几百、几十米之内。这实在让人...[详情]
近年来,网络黑客增多,个人信息安全正面临着严重威胁。2015年4月28日至30日,4.29首都网络与信息安全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众多网络安全厂商云集,共同开启“网络与信息安全”新篇章。拥有国内最大的云端号码数据库的搜狗号码通携多项首创技术参展,现场演示如何辨识和避免移动互联时代生活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的网络生活慢慢转向移动端,一些新的诈骗形式也随之...[详情]
今年4 月3 日,宜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在工作中发现,高安居民聂某杰在互联网上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电话号码、地址、芝麻...[详情]
慈溪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6名,查获公民个人敏感信息几十万条,大约5名慈溪人中就有1人的公民个人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