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小知识: 1.将安全策略、硬件及软件等方法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防御系统,有效阻止非法用户进入网络,减少网络的安全风险。 2.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通过入侵检测等方式实现实时安全监控,提供快速响应故障的手段,同时具备很好的安全取证措施。 4.使网络管理者能够很快重新组织被破坏了的文件或应用。使系统重新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5.在工作站、服务器上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由中央控制台统一控制和管理,实现全网统一防病毒。
网络安全小知识: 第一招:安全服务节省管理成本 网络安全管理成本在整个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中占有一定比例,如果用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理论来解释,这方面成本显然更高。如何才能在专业管理人员有限的状况下,达到安全管理的目标呢?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安全厂商的专家技术支持,高效、专业地保障网络安全运行。也就是借用外力来管理自己的网络安全设备,将比自己培养管理人员成本更低,而且效果更佳。 ...[详情]
陆兆华介绍说,现在四类最常见的诈骗分别是短信诈骗、电话诈骗、网上诈骗和手机病毒诈骗。至于怎么做才能够避免网络诈骗?或者说把风险降到最低?陆兆华说指出: 第一,不要贪,即莫因诈骗信息中的奖品诱惑而生起贪念; 第二,不要怕,即莫被不法分子利用自己的善心; 第三,一定要注意不随便泄露个人关键信息;第四,要学会使用手机和电脑的安全保护工具,尽量把风险降到更低。 ...[详情]
很多情况下网路安全成为我们无法护士的问题,那么网络安全包含哪些内容呢?网络安全包括网络运行安全吗?这个问题我相信在佰佰安全网可以找到...[详情]
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征求意见稿)》,国家网信办将会同有关部门成立首个网络安全审查委员会。征求意见稿提出,关系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信息系统使用的重要网络产品和服务,应当经过网络安全审查。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借鉴国外做法,建立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网络安全审查委员会聘请相关专家组成网络安全审查专家委员会,对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风险及其提供者的安全可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而且,并非所有网络产品和服务都需要审查,是有条件的。重点审查的是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可控性。判定是否影响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主要看产品和服务使用后,是否会危害国家政...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详情]
12月30日,中国网信网刊发通知称,网络直播前期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低俗、色情、暴力内容泛滥,拜金风气盛行,虚假广告危及网民财产安全,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为解决网络直播乱象,国家网信办、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组成联合检查组,对网络直播平台进行专项检查。YY、花椒、映客、斗鱼等主要网络直播平台连日来封禁违规主播账号3万多个,关闭直播间将近9万间,删除有害评论弹幕近5000万条。 ...[详情]
从初审就备受关注的网络安全法今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以154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详情]
1月中旬起至3月中旬,广东省网信办联合省公安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工商局、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集中开展网络游戏信息内容专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