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地震专家近年大力研发预警系统,希望面对地震能做出准确预警,以减少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欧美日专家自2006年起,合作发展地震预警计划“SAFER”,在欧洲多个断层旁边设置地震站,装置普通及加速式地震仪,以观察强震来临前的地面震动,并构建一个连接数据分析中心的庞大网络,实时评估地震强度、震源及震中,并立即向居民发布预警,通知有关部门关闭部分铁路段、油管、核电站等高危设施,以减少破坏程度。 那不勒斯大学物理教授加斯帕里尼表示,虽然目前无可靠方法预测地震,但震前首次地面震动却是重要预警讯号,它们的移动速度较地震波快数十秒至数分钟,这让专家有时间精确分析,并发出预警。
欧洲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如下: 一、全面覆盖原则 全面覆盖原则是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也是首要原则。 所谓全面覆盖原则(又称全部技术特征覆盖原则或字面侵权原则),是指被控侵权的产品或者方法(以下合称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一一对应并且相同,或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在包含专利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其他技术...[详情]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ZI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那么,老年人权...[详情]
原标题:我国出台反恐怖主义法 将反恐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反恐怖主义法共十章97条,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国际合作、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建设,中国的反恐怖工作始终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国家反恐办副主任、公安部反恐怖局局长安卫星说,在现有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一部专门的反恐怖主义法,既是当前打击恐怖主义的现实需要,也是...
反恐怖主义法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反恐怖主义法共十章97条,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国际合作、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该法对恐怖主义作出明确定义,即“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详情]
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一项最新研究显示,2004年至2015年间,欧洲新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约六分之一年龄在50岁以上。这一年龄段HIV感染者每年增加2.1%。 研究报告26日刊登在《柳叶刀·艾滋病病毒》杂志上。研究人员对2004年至2015年间,欧洲联盟28个成员国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15岁及以上人群新增HIV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这一时期内,5.4...[详情]
为了确保国庆长假期间南京地铁的运营安全,南京地铁警方国庆期间展开了一次联合反恐演练。...[详情]
2015年6月,一男子潜入女邻居家欲施暴未果。事后该名女邻居及时报警,目前此男子已被刑事拘留。而他所做的行为,不仅仅是私闯他人住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