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现在,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有关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和预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有80%以上的意外伤害事故可以避免。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和健康成长,应当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并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 据调查,涉及学校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达20多种,包括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
自1996年起,中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详情]
1、 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 2、 欢乐校园,安全校园 3、 安全关系你我他,校园安全靠大家。 4、 下课不疯跑,小心被摔倒。 5、 伤害别人,等于伤害自己。 6、 金钱有价,生命无价。 7、 红灯停,绿灯行,安全处处伴我行。 8、 危险地方我不去,学会保护我自己 9、 过马路两边看.还要走在斑马线 10、 汽车多,我不急.耐心等待车过去 11、 平...[详情]
学校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那么小学安全教育日...[详情]
3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今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虽然孩子是家长的“心头宝”,但儿童意外伤害却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和安全成长。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世界预防儿童伤害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有2000多个家庭因非故意伤害或“意外事故”而失去孩子,这些家庭因此变得支离破碎。事实上,这些伤害原本是可以预防的。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荃近日撰文提醒家长,要加强儿童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伤害:抱着孩子开车,车祸时孩子成了自己的安全气囊;将四岁的孩子留在泳池里,自行快意畅游,等回首时,救生员已经在为孩子做心肺复苏了;蹒跚学步...
为充分发挥优秀影片在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基本普及,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活动时间得到切实落实,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优秀影片得到充分保障,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观影资源得...[详情]
据国家教育部网站消息,针对前一阶段部分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毒跑道”问题,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塑胶跑道综合治理工作组,并利用暑假期间积极开展排查,目前,全国中小学共有塑胶跑道68792块,已经铲除的93块。为切实落实专项整治工作属地管理责任,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专项整治工作约谈各省教育厅主要领导,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详情]
我部对240万户使用云平台和电商平台的中小企业进行监控,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只有30%左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