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的个人信息包括位置信息、通讯信息、账号密码信息以及存储文件信息等四大类。其中,通讯信息包括通讯录、通话记录、短信等,手机内存储文件信息包括机主的照片、录音、视频等文件。此外,手机的一些硬件信息,比如IMEI号(手机串号)、无线网卡的Mac地址、硬件配置信息也都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 业内专家提醒说,并不是只有盗取用户通讯录、短信、照片才是“侵犯手机个人信息安全”,目前一些应用软件暗中搜集用户的位置信息(比如,常去的商场、日常的路线)、手机上网记录(浏览的网页、购物偏好)等信息,看似不起眼,但其实通过这些信息进行的用户习惯分析数据极具商业价值,也都可能成为被侵犯的目标,...
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收到过类似的短信:您好!你已经被XXXX栏目组抽中一等奖,奖品为98000元现金以及Macbook Pro一台,验证码xxxx,请及时登录某网站填写信息及时领取奖品!如果遇到这种骗局应该怎么办呢?手机短信中奖如何报警呢?下面佰佰安全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所有中奖信息均为低级骗局!无论您是手机收到的短信,还是收到的邮件、信函、接到的电话、捡到的中奖刮刮...[详情]
小学生受到意外伤害,很多是没有想到潜在的危险、没有自我保护意识造成的。我们只要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那么小学元旦安全提...[详情]
短信息的业务从现有的娱乐应用已进入到商务应用、电子政务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然而在美好景象的背后,存在着不可小视的安全问题。 那么,如...[详情]
“来看领导照片”、“聚会照片来看看”……这些诱惑性、引导性的短信链接点不得,一旦点击木马就悄然“潜伏”手机后台,骗子可以在机主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远程监控、后台操作,截取手机短信、通讯录等,获取机主的个人信息。一旦机主号码绑定了手机银行,就能通过“忘记密码”的方式,用嫌疑人的手机接收“动态验证码”,以“被害人的身份”网购消费……近日,上海警方破获了“4·24”利用短信木马截取机主个人信息实施诈骗的系列电诈案件,摧毁犯罪团伙并抓获张某等5名嫌疑人,这也是上海警方首次抓获木马病毒的传播制造者。点短信链接后网银被盗刷 家住上海的王女士是本案受害人之一。不久前,她接到一条短信:“×...
最近,市民张女士突然收到了很多骚扰短信,内容脏话连篇,气得人直发抖。而张女士想根据号码拨打回去,问个究竟时,发现了更加令人奇怪的现象。 张女士说,从周二的下午开始,她的手机上就陆陆续续收到了不同的陌生号码,发来的辱骂短信,最初她以为是别人发错了,可没想到,情况愈演愈烈。根据号码拨打过去,对方的回答令人吃惊。电话那头是一位南京的机主,他表示,自己根本就不认识张女士,也从来没有给张...[详情]
银行卡揣在口袋中紧紧的,又没有开通网银,而银行卡中的钱却不翼而飞,对于此事,受害人是百般不解。最近一段时间,我市不少市民先后碰到如此怪事,其中一个市民被转走现金3万多元,其他市民最少被转走数百元。昨日,中山警方发称,这些居民均因手机中被植入一个木马程序,有人将其银行卡与手机绑定,偷偷转走银行卡内现金。银行卡中3万多元不翼而飞今年3月底,市民陈先生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信息:“老陈,...[详情]
在家休息的小徐怎么也没想到,原本想贷款,结果一个手机短信,不仅没贷到钱,反而让自己在几小时内损失了31000元。...[详情]
《2015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已发布,安徽成为短信打款诈骗的十大“热门”省份之一,27岁左右的男性人群,最容易成为遭受手机诈骗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