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由于影响我国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因此社会各界对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关注度逐渐提高,加强与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根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我国平均每年因公共安全事故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0万人,伤残人数超过250万人,经济损失达7000亿元。笔者根据对资料的归纳总结,认为城市安全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 由于公共安全涉及到多数群众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是每个国家与社会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因此应当设置完善的组织机构,并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尤其是要建立健全地区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因为多数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普遍发生在...
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拓展监管覆盖面。当前体制下,我国公共安全监管部门通常只设置到县级一层,并且工作人员较少,监管能力较低。为了消除地区基层公共安全工作的死角,实现安全监管工作的“纵向发展”,必须要努力完善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地区政府要在各地区建立食品药品监管站,设置相关的管理员,将其监管工作纳入年底考核成绩。另一方面,完善安全监管网络建设,解决地区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将公...[详情]
当前,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正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人治向法治、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全面转变。在这个重大的历史转型进程中,出现多种社会问题及城市安全问题并不奇怪,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并处置好各种现实问题。 抓好城市各级政府及官员的廉政建设。廉政建设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特别是城市管理机构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详情]
对于公共安全事件各类应急预案完备与否、政府的指挥系统顺畅与否、应急措施有效与否,是确保应急响应机制顺畅高效运转的关键,下面跟着佰佰安...[详情]
物联网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
近年来,物联网一词已经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已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见国家对物联网有着极大的关注。物联网具体是什么?实质在于依靠智能科技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现今物联网的概念,正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详情]
相信大多数小伙伴每天都深刻的感受着,大都市丰富多彩的生活固然让人神往,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资源匮乏难题,也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到压力山大。交通已成为城市和城市居民每天都会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比如,在北京一个平凡的下午五点半,却有着不平凡的爱情故事上演。失恋多日的他接到她的电话。“飞机还有两小时起飞,你如果来了,我就不走。”她终于决定在去美国前给他...[详情]
2018世界物联网安全峰会——2018工业物联网安全论坛 会议时间:2018-06-22 08:00至 2018-06-22 18...[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