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离开疫情流行地区的时间开始,连续14天进行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每天2次。社区卫生工作者与返程人员联络,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条件允许时,返程人员尽量单独居住,或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尽量减少与家人的密切接触,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返程人员要了解返回地的哪些医院有发热门诊,与家庭医生、社区医生保持联系。如果出现了发热、咽痛、胸闷等可疑症状,及时就诊。 2、如到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戴口罩;如果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散步,无密集的人员接触,可不戴口罩;如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人员,不管居家自我隔离状态下,还是到医...
安装防眩网 高速公路两旁会经常看到防眩网,有绿色和白色两种,看起来就像是围墙一样。其实,防眩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止司机因为眩光现象而出现交通意外。 安装防眩板 还有很多高速公路两侧会竖曲线路段防眩板,其实与防眩网的作用相似。都是为了防止眩光现象而配置的道路安全设施。防眩板的高度将随竖曲线的变化而变化,最低点防眩板高度以固定值为中心作小幅摆动,达到可有效控制90%以上眩光...[详情]
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包括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阶段。概括而言,就是“测、报、防、抗、救、援”六个环节,下面跟着...[详情]
公共安全是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下面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公共安全事件的...[详情]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已经过去一个月有余,但是专家学者对此的评析却从未停止。2014年12月31日晚,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的惨剧。纪念这些逝者伤者的最好方式,就是从事件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改革有关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从技术层面看,上海大型公共活动安全管理的经验是成熟的,组织方案是经得起检验的。无论是2010年世博会、2014年亚信峰会的成功举办,还是近年来的国庆、元旦灯光秀等大型活动的正常开展,都体现了较高的城市安全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特别是公安等部门总结出的“开关式过马路”“单向流动”等管理技术,因为行之有效,还被...
回眸已经过去2015年,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接二连三,一幕幕惨剧,让人们在触目惊心的同时忍不住扼腕叹息。这些令百姓付出健康和生命代价的事故一再发生,固然有意外的成分 、偶然的因素,肇事单位和个人难脱罪责,但相关监管部门领导也责无旁贷。下面,本安全网专注于公共安全常识的小编就为您盘点发生在2015年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安全事故,以此为您敲响警钟! 重大安全事故盘点 伟大领袖毛泽东...[详情]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调研时强调,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调查研究,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破解瓶颈,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更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2015年6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在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陪同下,来到遵义、贵阳和贵安新区,深入...[详情]
4月16日下午3时许,钟楼通道及各出入口人流量激增,现场400余人的人群造成钟楼至开元饭店段通行困难。西安市公安局立即启动二级预警警...[详情]
8月12日,记者从市公交总公司了解到,近期我市公交部门配合青奥会安保工作,要求乘客上车不得携带危险品,然而少数乘客由于不知情而触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