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了解到,员工偷盗公司财物的,公司可以内部自己协商处理,对员工进行罚款或者辞职处理。 另外公司还可以报警,由警方根据调查情况依法处理: 1、如果盗窃金额较大,构成盗窃罪的,由公安机关予以刑事立案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2、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则可以由公安机关予以治安处罚。 在公安机关追究员工的法律责任的同时,公司仍可以要求员工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公民的个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如果公司未经员工本人同意,将员工资料泄漏给第三方或提供给第三方从事营利活动,员工可以依侵权为由根据《侵权责任法》起诉侵权人要求停止侵权,如果造成员工损失,员工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严重者可通过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详情]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或者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详情]
个人信息被泄露出去后,轻则被广告骚扰,重则被骗取钱财,甚至有人丧失生命。那么企业泄露员工信息该如何维权呢?今天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详情]
企业在为了自己的私利的情况下,也有泄露员工的隐私情况,那么企业泄露员工个人信息如何赔偿呢?佰佰安全网的小编为您介绍。...[详情]
近期,涉及互联网安全的报告频频公布,凸显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6)》数据显示,网民“个人身份信息”泄露最为严重,占比72%,其次为“个人网上活动信息”泄露,占比54%;《2016年中国网站安全漏洞形势分析报告》披露,2016年仅全球最大漏洞响应平台补天平台收录的漏洞中,就有1700余个漏洞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可泄露信息规模达50余亿条……一些手机应用暗藏风险隐患,一些企业个别“内鬼”兴风作浪,一些互联网公司安全防范不足……记者调查发现,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防范频现上述三大缺口,利用个人隐私泄露的“精准诈骗”屡屡发生。今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
日前,莱西警方发现有人在微信朋友圈中公开销售辖区某企业生产的一款鞋子,而该鞋子是企业专门用于出口的,在国内除专卖店外根本不在市面上销售,对此,警方顺线追踪,成功将盗窃企业鞋子的内部员工抓获归案。 2018年底,莱西公安局姜山工业园派出所获悉:在微信朋友圈中有人公开销售辖区某企业生产的一款名品鞋子,而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这款鞋子是企业专门生产用于出口国外的,在国内除专卖店零售外根...[详情]
2015年6月1日下午消息,媒体报道称,联通员工违规给近千个手机号添加中铝集团内部使用的8元定向流量套包(1.9G),而被法院判刑。其中,8元1.9G定向流量套包这一资费套餐引发网友热议。北京联通回应称,这一流量包属于定向打包价格,该资费只适用于特定大客户的内部定向流量,只能由该客户的单位员工浏览该客户的公司网站使用,同时该资费不能单独使用。(天涯)以下为北京联通声明全文: 我...[详情]
方便面桶、奶茶杯由于大部分是热用,一般是双层,所以内外层用纸差别大。外层之所以荧光性物质超标,很有可能是使用了非食品级用纸、甚至是废...[详情]
近日,金坛区检察院对公安部挂牌督办的“6·18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的12名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