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天分红”受骗者众多 “天天分红”是时下最为流行的理财诈骗模式之一,兴起于2011年。平台号称用户只需要投入少量的钱,就能让资金在数十天内翻2-3倍,并且每天发放“收益”。 当用户投入一定的资金后,最初几天都会按期发放“收益”,用户如果不再追加投资,平台就会立即让其账户密码失效,无法获取本金。当用户看到有利可图,选择追加投资,这时平台会按期发放几天“收益”,等待更大笔的投资追加,如果没有追加,也会很快让其账户密码失效,无法获取本金。 2、银行理财产品漏洞被利用 今年9月,大量工行、招行和农行等用户纷纷在网上反馈收到短信提示,称自己的银行卡在网上购买了某...
佰佰安全网小编肯定的答复各位,网络金融销售不是传销,但是,因为传销组织的加入,他们可能会披着网络金融销售的外衣,来欺骗你,因此,大伙儿要擦亮眼睛,辨别传销组织。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金融传销的特点。 承诺高收益,引诱投资。这种吸收资金的行为名目常见的有“××金融互助社区”、“××金融互助平台”、“××金融互助理财”、“××慈善金融互助平台”、“××金融互助投资”、“××互助社...[详情]
1、高息诱惑。网络平台收益高,大多标示超过24%高收益。 2、利用搜索引擎认证增信。许多网贷平台都通过了国内知名搜索引擎的认证,博得投资者的信任。 3、编造专业创始人团队。一些平台的创始人团队看上去阵容豪华,名校毕业,有过大型金融机构工作经验,实为虚构造假。 4、包装成大城市平台。一些骗子平台特意将网站地址写为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大城市,对外营造“正规公司”的假象。...[详情]
随着网络额发展,新型传销也出现了,比如金融传销和网络传销,那么,金融传销与网络传销的区别有哪些呢?...[详情]
目前网络金融理财产品有很多,哪款理财产品好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详情]
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是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明确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打击网络诈骗。该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先后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2015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草案进行了首次审议。今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此次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11月7日,会议以154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在当日举...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详情]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今起实施,对个人使用网络实名制等方面做出规定。昨日,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网警支队联合在吉大免税商场举办宣传活动,接受市民咨询。珠海网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部法律的实施,对保护市民网上个人信息以及规范网上言行等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配图珠海网警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安全法》实施后,从立法层面规定了个人使用网络服务必须实名,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提供...[详情]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昨日正式发布,要求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详情]
从初审就备受关注的网络安全法今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以154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