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网络设计之初是为了方便信息的交流与开放,实现网络资源数据的共享,而对于保障信息安全方面的规划则非常有限。伴随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由于各种原因,网络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安全威胁,诸如灾害(火灾、雷击、地震等),网络结构的缺陷,一些恶意攻击(窃密、重放、篡改等),以及软件漏洞等。这些最为主要威胁导致网络固有的优越性、开放性和互联性,变成了信息安全性隐患的便利渠道。安全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系统中的服务与资源任何弱点降到最低限度,即是将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降低到最低程度。 我国网络安全的现状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安全作出不同的解释。一般意义上,网络安全是指信...
网络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日渐依赖信息系统。然而自网络诞生之日起,网络安全问题就一直如影随形。1988 年11 月20 的蠕虫病毒,至今仍然让人们心有余悸,正是从那时起, Internet 逐渐成为病毒肆虐的温床。滥用网络技术缺陷和漏洞的网络入侵,更让人们防不胜防。由此诞生了第一代网络安全技术,如:防火墙、病毒防护软件等。随着网络技术的...[详情]
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应包括安全策略体系、安全组织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运作体系。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趋势?一起和佰佰安全网看看吧。...[详情]
在当前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控制过程当中,应当结合当前的基本现状制定 出健全并且完善的工作措施方案,接下来我们来浅谈网络安全领域的安...[详情]
2015年9月29日~30日,2015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ISC201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美国、以色列、澳大利亚、韩国和中国等全球多个国家的120位世界顶级安全智库和安全专家出席大会围绕110个议题进行头脑风暴,共同探讨网络安全行业未来。据了解,本届大会有约2.5万安全行业人士参会,来自多位全球顶级安全智库、全球19所知名大学与国内10大研究机构的研究学者、全球30多家安全企业和安全团队的专家,在中国互联网安全领袖峰会、全球互联网安全精英峰会和13个分论坛上,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洞见。分析人士指出,信息安全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得到政策大力...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详情]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明确了物联网技术的十二大重点应用领域,包括智能电网、交通运输、物流产业、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精细农牧业、工业与自动控制、金融与服务业、公共安全、国防军事以及智慧城市。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智能家居市场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智能家居发展方向 随着市场的逐步打开及时代的发展,智能家居的发展方向逐步从偏技术转向偏用户。家庭能源管理、用户体...[详情]
技术和环境的变化会彻底改变攻防战法与安全态势。在今天全球高度互联的信息社会下,任何一个小的产品或者系统,都开放在全球不同动机的攻击者...[详情]
习近平主席对互联网的重视,既有现实考虑,又有战略考量。那么在他心中,对建设网络强国有哪些看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