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香、祭酒、祭菜 在苗族人家中大多都没摆有神龛,但在堂屋的中堂某一处墙壁下就设有祭香台,每逢过年过节,或农事祭祀,或添喜纳财都先在祭香台上烧香化纸念祭语,祈求祖先给予平安和祝愿。倒上酒捻上肉和饭后,才可以用餐。平时一般不上香,但每天早晚用餐前,都要拈捏点酒菜于地,表示先祭祖先,然后再吃饭,这种习俗已成自然,代代相传。 饭前祭语 饭前祭语是一种祭祖方式。这种饭前祭语不仅过年过节采用。而且平时生活也采用,一般有节气祭语和农事祭语两种。节气祭语如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把煮好的鸡、鸭、鱼、肉、糯米饭、米酒等抬到祭香台处。先烧香化纸之后。接着把这些祭品每样都拈捻一点于地,虔请历代...
见面称呼时,忌直呼其名,要加敬称,以示尊敬和亲切。如在拉萨,名字后要加“啦”字;在日喀则地区,男性名字前加“阿吉”或“阿觉” 。 到藏民家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应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天空,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而后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喝三次,第四次添满时需喝干一杯。否则主人会不高兴,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瞧不起他。客人进屋坐定,主人必倒酥油茶敬客,客人...[详情]
傣族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语称“去拉曼”或者“披曼”,意为“保护神”),每年都要祭祀两次,栽秧前祭祀是为祈求丰收,秋收后祭祀是为表示感谢。祭祀时,要集体杀牛或猪一头,各家备供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内,祭祀完毕之后,大家再一同食用。新加入社的成员,要用鸡、酒和腊肉条供奉社神。 根据所在地区的不同,祭祀社神的祭品也有所不同。在西双版纳的部分地区,祭品须是黑牛、白猪。元江、新平等地的...[详情]
在北京北海公园先蚕坛举行的“春阴祭蚕盛典”“小满”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针对这一节气,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小满”在农业上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同时围绕农业生产,民间也形成了不少传统习俗,“相传这一天是蚕神生日,人们会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同时南方民间还会祭祀‘车神’”。饮食: “小满”前后青黄不接 民间有吃野菜习俗 “小满”是进入夏季后第二个重要的节气,虽然不像立夏、夏至那样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也可以算作农作物生长重要的时间点,高巍说,小满时节一系列的习俗也是围绕农业生产形成的,尤其重视雨水,“农谚云‘小满吃水,大满吃米’”。说到饮食习俗,《周...
清明节临近,市民们带着鲜花等祭祀品陆续前往墓区祭扫,不过,摆放在墓碑前寄托哀思的鲜花却被不法分子盯上了。4日,南昌市公安部门介绍,3名在灜上墓区专偷菊花等祭祀品的人员被警方抓获,3人已被行政拘留。据了解,4月2日19时20分,南昌市经开警方在瀛上墓区巡逻,当行至瀛上墓区琼山二部时发现一名偷花女子,遂带回派出所处理,经查嫌疑人罗某花,对在墓区盗窃二十余朵菊花一事供认不讳。4月3日...[详情]
清明扫墓人多车多成问题,支招清明防堵攻略清明节是传统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就在这个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国家专门制定了三天的假期,让大家可以在休假的时间里祭祖扫墓,可最近这几天济南各墓地扫墓的人已经是熙熙攘攘了。扫墓人多车多成为最大问题 未到清明扫墓人群已5万为了了解这几天扫墓的人员数量,记者特意就到了玉函山公墓。虽然距离清明节还有几天,可停车场已经是停的满满当当了。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