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中暑了,急救掌握六要点 一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二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三促、将病人置于4℃到18℃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四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的角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五擦、4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分钟至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至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
为了避免中暑,在高温天气,应做到:对年老体弱等重点人群应重点保护,营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室内要通风,尽可能把室温降至26~28℃,室内外温差在8℃以内。要保持情绪稳定,注意膳食的调配,饮食宜清淡,多饮水。提高对先兆中暑的认识,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出汗、全身疲乏、心慌等症状,应立即脱离中暑环境,及时采取纳凉措施。那么夏日里中暑应采取哪些急救最有效呢?下面就一起随佰佰安全网...[详情]
中暑症状 根据中暑症状的轻重,又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浑身无力及行走不稳。轻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还发生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细等症状。重症中暑指除以上症状外,常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风、烦躁不安、口渴、尿水、肌肉疼痛及四肢无力...[详情]
“夏日儿童溺水,怎样在现场进行紧急救护?”,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详情]
近日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把学生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纳入考试内容,把健康知识、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学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和升学的重要指标。(相关报道见A3版)有关调查显示,近70%的急救事件都发生在家庭之中,人的心脏停跳4分钟内救治成功率约50%,6分钟内救治成功率约10%,10分钟内救治成功率约1%。如果第一时间进行胸外按压,就会为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赢得宝贵时间,极大地提高救治成功率。如果每个家庭中有1-2个成员学会一些急救技能,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知识。今年3月25日,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体...
天涯副主编地铁猝死,呼吁在 公共场所 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声音渐起。悲剧发生后,一个比较陌生的英文缩写——AED,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AED,中文学名叫自动体外除颤器。不少医学专家称它是突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 户外急救利器。有专家指出,如果金波倒地后,附近有AED,被救活的可能性就很大。15台2014年底安装在杭州多个公共场所的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至今还没有使用过。“...[详情]
入夏以来,北京开启了高温模式,太阳的威力越来越大。近日,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火爆了朋友圈,视频中,有人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让阳光聚焦,竟然可以点燃干枯的树叶。“为了图方便,我车里经常会放一瓶矿泉水,现在阳光这么强烈,放瓶水在车里真的会引发火灾吗?”伴随着夏日的来临,车内还有哪些危险物品需要注意,记者也进行了相关采访和实验。实验1装满水的瓶子烤糊纸张记者注意到,在这段流传的视频中,一...[详情]
在长达40天的“加长版”三伏天,夏日炎炎似火烧,何处避暑最逍遥?7月18日,记者从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获悉,首届“寻找安徽避暑旅游目的...[详情]
北仑公安海警学院的大学生曹金近日在贵州救助了一位昏迷倒地男子,经媒体报道后,在当地广为流传。记者今天电话采访了曹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