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组织员工出去旅游,员工在景区摔伤。虽然旅行社赔了钱,但受伤员工认为自己摔伤应该算工伤,要求公司解决工伤待遇。而且公司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应当承担相应的安全保障义务,如果其未尽到相应的义务,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活动是依托了旅行社组织,也可以直接要求旅行社进行赔偿。 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转变,用人单位组织旅游更多的是出于团队建设的目的。通过集体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我们倾向认为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与工作原因是否相关应当从1、活动的目的性;2、单位是否鼓励参加;3、是否承担费用;4、是否利用工作日等因素综合考虑。 此类活动具有明显的集体属性,应当视作是工作...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效益来源于服务社会的回报。 3、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 4、优质产品,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5、强化质量监督,严把质量关口 6、时代精神演绎灵魂,优质精神构筑时代精神。 7、树名牌意识创精品工程 8、塑企业形象,创优质名牌。 9、实施安全生产法人人事事保安全 10、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11、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详情]
利用安全心理的优先效应,抓好对新员工进公司后的安全教育,以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新员工打下清晰的安全生产烙印,那么企业安全生产标语集锦...[详情]
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思想障碍是影响员工“要我安全”的重要问题,是各种不安全因素中的主要因素,那么企业安全生产条幅精选有哪些呢?下面跟着佰...[详情]
原标题:公司组织员工外出旅游 发生事故是否应认定为工伤?张某是上海一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员工,2015年公司组织员工至浙江省某旅游景点3日游,张某随同前往。不料,张某在旅游景区的某小河边淌水时不慎滑倒并溺水,当日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张某的父亲向上海市青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认定工伤,区人社局认为张某受到的事故伤害,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决定不予认定或者视同工伤。张某的父亲不服,认为三日游是公司组织的为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活动,作为公司员工的张某的死亡是因为单位组织的本次活动所受到的伤害,应当...
被指长期向大气中超标排放污染物,3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被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诉至法院。近日,自然之友分别向辽宁省鞍山市中级法院、吉林省吉林市中级法院、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法院提交了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材料。据悉,3起案件的被告分别是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齐大山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连云港碱业有限公司,均为国家重点监控排放废气企业。起诉材料称,3起案件被告超标...[详情]
据悉,自5月1日起,国家旅游局将展开治理“不合理低价”专项行动。这意味着此前以企业为主导进行混战的旅游市场,将首次迎来政府参战,规范旅游市场经营。据介绍,此次下发的治理“不合理低价”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中包括从5月1日起,省级及以下相关部门将组织开展不合理低价专项检查,对于被举报的旅游企业将重点查处;国家旅游局将派出多个工作组,以明察暗访的形式赴各地调查;建立企业约谈制度,对于一...[详情]
日前,国际SOS救援中心和风险控制(International SOS and Control Risks)发布了“2018旅行风险...[详情]
目前,在发达国家,其发展已芯片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如最早提出泛在网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已将压力、磁、光等传感单元集成在一个芯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