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了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发生。所以我们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细节人手,在生活细节中挖掘安全教育的材料,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比如:同学间相互推搡、相互追逐,上下楼梯跑和跳,玩尖锐的硬器,随意乱抛硬物等,是发生事故和伤害的根源,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
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办法如下; 一、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本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托儿所等单位,要以学生宿舍(包括校外学生公寓)、学校校园内教职工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室、图书馆、会议室等人群集中场所为重点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一是电器产品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的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定的要求,拆...[详情]
学校要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工作和学习环境,那么如何向学生...[详情]
每个学校都会有相关消防知识的课程,是正常学习以外的知识,那么为什么要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详情]
“各地各校公示学生资助信息时,要严格遵循国家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规制度,坚持信息简洁、够用原则,公示受助学生姓名、学校、院系、年级、专业、班级等基本信息,不得将学生身份证件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出生日期等个人敏感信息进行公示。”不久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进一步规范学生资助信息公示工作。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全体学生资助工作者务必要拧紧“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这根弦,让资助工作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确保将好事做好。严禁公示“个人敏感信息”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完善助学政策,大幅度增加助学经费投入,较好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促进了教育机会...
高校发展,规划先行。感觉今年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年。近日有消息称,教育部决定全面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主要任务是:2019—2021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看到这条消息,想起“一流大学”,想起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年)文件中的四个“以”和一个“加快”,即“以一流为目标、以学...[详情]
为切实做好防溺水工作,确保广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预警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预防溺水有关工作要求,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做好安全教育、联防联控和监督检查等工作,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发生。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持预防为主,进一步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要结合当地实际,广泛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溺水安全专题教育。要确保防溺水教育落实到每一位学生、每...[详情]
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单位保证2019年毕业的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全部安排到中小学校任教。...[详情]
2015年6月26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做好暑期学生安全工作,要全力防灾减灾,积极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切实做好暑期留校和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