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和电缆类型的选择主要是由需要连接的设备的类型、它们的位置和它们的使用方式来决定的。在开始规划以前,给出关于网络潜在的负载说明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一个网络为多个系统服务时,应对它们的混合数据流量的峰值进行仔细的考虑。 对于一个完整的新系统来说,负载评估的主要工作是计算网络节点数量,询问各部门在"最坏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当对一个已存在的系统进行更换时,在计划更换之前,应对系统的使用方式进行一个星期或更长一段时间的监测。当软件的升级也是系统升级的一部分时,例如将计算机从DOS环境升级到Windows环境,对网络进行复杂的评估将是很困难的。然而软件供应商这时也许会给出一个关于...
通信网络作为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变换与传输,并将其传输到终端或信源中,实现资源的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导致通信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必须要采取科学的预防策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影响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主观因素。首先计算机管理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详情]
常用的通信网络协议有哪几种?一个网络中尽量只选择一种通信协议,协议越多,占用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就越多,影响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不利于网...[详情]
网络安全问题,应该像每家每户的防火防盗问题一样,做到防范于未然。甚至还未意识到时的时候,威胁就已经出现了,一旦发生,常常措手不及。下...[详情]
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是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明确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打击网络诈骗。该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先后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2015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草案进行了首次审议。今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此次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11月7日,会议以154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在当日举...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详情]
双手捧着“网络安全杰出人才”奖牌合完影,7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匆匆走进不远处的大厅,准备接受媒体“长枪短炮”的专访。与他一起前来的还有王小云、范渊、刘建伟、陈兴蜀4位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奖、网络安全优秀教师奖获得者。9月19日上午,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后,网络安全先进典型表彰仪式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等19名专家学者受到表彰。本...[详情]
到2014年中,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6.9%、同比增6.9%,手机网民5.27亿、同比增13.5%。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十年,宽...[详情]
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定于9月16日至24日在全国范围统一举行...[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