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冒顶事故原因 1、工作面局部冒顶原因 掘进面产生坍塌、冒顶事故大多数为局部坍塌冒顶,发生冒顶的原因一是支护不及时,造成局部冒顶,二是基岩下沉压迫直接造成局部冒顶。掘进破岩后,顶部存在将于岩体失去联系的岩块,如支护不及时,该岩块可能与岩体失去联系而冒落。掘进工作面附近已支护部分的顶部存在与岩体完全失去联系的岩体,一旦支护失效,就会产生坍塌、冒顶。 2、大面积冒顶常发生的地点及原因 (1)地质破坏带(断层、破碎带),岩层含水地段,该地段摩擦系数降低,阻力大为减少;局部冒顶区附近有可能导致大冒顶。 (2)岩层结合不好,地质情况不好,易产生破碎,支护不及时,由小面积冒...
一、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医疗紧急救助制度 道路交通事故试验表明,如果在事故发生后5 min内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30 min内采用急诊,至少可以使18% ~25%的重伤者免于死亡,因此实施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紧急救援是降低事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发达国家交通事故紧急救援体系通常由以下子系统构成:路边电话系统、信息接报中心、紧急医疗系统、紧急出警系统、路面清障系统和消防系统。发达国...[详情]
在当前阶段,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事件响应等环节更多地依赖于安全工程方法及其最佳实践,例如设立DMZ(非军事区)、强制用户口令的复杂度、安全告警时间的关联处理、基于漏洞和补丁的响应体系、SDL(安全开发生命周期)等等。如果能识别出若干基础点和杠杆点,优先予以建设,则能最大化资源利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赵 粮绿盟科技首席战略官最佳实践应该是在大量工程方法实践、及其相应结果有效性的评估基础之上的,例如一定复杂度的、8位字符的口令可以让攻击者难以破解同时又比较方便用户记忆,在多年安全运营活动中逐步成为“最佳实践”。 很自然的推理,通过事故披露和案例分析对相应的各种安...
昨日上午11点左右,沈海高速山苏隧道内突发小车追尾事故。追尾车辆突然起火,两车接触位置火势骤起,浓烟滚滚。而此时该路段车流每分钟超过70辆,如果长时间管制等候119前来处置,沈海高速公路主动脉将可能造成十几公里的交通滞留,且一旦车辆发生爆炸,后果更不堪设想。紧急之时,正在山苏隧道执勤的民警吕荣曲,转身抓起隧道口处的灭火器径直跑进事故现场,不顾呛鼻浓烟和高温火势,冒着车辆爆炸的风...[详情]
记者25日从国家电网四川省公司获悉,成都龙泉“2.24”隧道瓦斯爆炸事故中,受爆炸事故影响的7380户停电用户已全部恢复供电。 据了解,24日13时20分左右,成都龙泉驿区洛带古镇附近正在建设的五洛路1号公路隧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冲击波造成35千伏洛台线受损,导致10千伏洛万路、洛西路、阳卫路等线路不同情况停电,致万兴乡、洛带镇7380户用户停电。接到事故报告后,国网天府新区供...[详情]
20日早高峰时段,本市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造成路面湿滑。清晨6时50分左右,上中路隧道浦东往浦西方向发生两起追尾事故,共涉及7辆机...[详情]
南京长江隧道全长6.04公里,是一条双向六车道的过江通道。7月25日,记者从南京交管部门获悉,目前长江隧道日均车流量近10万辆,远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