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谣言的特征有下面这几点: 一、事件的普遍性 造谣者为了使自己的谣言尽可能地传播,编造谣言时一般都从很普遍的事物入手,与尽可能多的人都有关。与人的切身利益相关,这样人们才会愿意去传播。 例如:多喝牛奶致癌;穿秋裤将断子绝孙;用微波炉致癌;睡眠不足短命……其中牛奶、秋裤、微波炉等等都是非常常见的事物,普遍性很高! 二、事件的严重性 结果不严重,不劲爆,便不足以满足观众味口。不能吸引眼球,就不能导致传播。造谣者对此心知杜明,有意无意都有将结果放大。 如,某某某将导致不孕不育,叉叉叉将导致断子绝孙;豆浆导致乳腺癌;可乐可以杀精;木瓜能丰胸。 三、事件的模糊性 这...
慎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物对儿童感冒发热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是12岁以下的儿童须慎用,因为容易引发瑞氏综合征。该病前期表现为发热、惊厥、频繁呕吐,后期表现为昏迷、肝功能受损害,且容易被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含阿司匹林的药物最常用的是APC,即“复方阿司匹林”,APC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如果婴幼儿发热时使用APC来退热,就等于“火上浇油”,致使其...[详情]
常见的药品谣言有下面这些: 谣言一:“生男妙药”改变人体酸碱度可生男婴? 只要几百元一瓶的“生男妙药”就能保证生出男婴?类似的产品宣称,其原理是在女性备孕期间通过调节酸碱度,从而实现“生男孩”的愿望。 真相是:任何药品或食品可以帮助提高生男孩几率的说法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人为地改变身体的酸碱度,可能还会引起其他的连锁反应。例如引起代谢紊乱,极可能得不偿失,甚至产生畸形儿...[详情]
药品谣言的种类有哪些?药品谣言种类非常多,都是关于药品使用不当方法,佰佰安全网对其讲解下。...[详情]
药品谣言危害性还是非常多的,药品谣言在社会中引起的危害很大,佰佰安全网来给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详情]
自己停在路边的宝马车被撞,维修花了1.3万余元,不仅不要赔偿,还给肇事者送钱,车主薛战民是怎么想的?2月13日,记者在浙江绍兴一家环保公司见到了薛战民。52岁的薛战民是这家公司负责人,2000多平方米的仓库里堆满产品,十几名工人在忙碌,仓库空地上停着数辆豪车。看得出,薛战民家生活殷实。薛战民老家在河南,春节前回河南新密市过年。2月5日准备开车返回绍兴时,发现停在西大街停车位上的宝马车左侧倒车镜被撞坏,车身多处划伤。拉开车门后,他在把手内侧发现一个纸卷,是一封没有落款的道歉信和311元现金,信里写道:“叔叔您好:我骑车不小心把你的车倒车镜撞坏了,很不好意思,我心里也很难受。我...
福建泰宁山体滑坡失踪的是哪些人5月8日5时许,福建三明市泰宁县开善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池潭水电厂1座办公楼被冲垮、1座项目工地住宿工棚被埋压。福建省各方正在全力展开救援。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事件造成42人失联。经救援,9人获救,仍有33人失联。灾害发生后,国土资源部牵头成立国务院工作组,指导地方做好救援工作;第一时间启动地质灾害Ⅱ级应急响应,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另据央视前方记者...[详情]
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揪紧了人们的心:电视画面中,一名乖巧可爱的5岁小女孩浠诺用手语无声诉说着,自己因用药不当致聋的故事,让儿童安全用药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药品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确保药品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药品是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但是一旦用药不当,轻则病情加...[详情]
很多人在买药的过程中都会注意药品的保质期,必竟是吃到肚子里的东西,还是仔细些好,可是最近刘女士买的溶菌酶含片药品质保期竟达17年,究...[详情]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又取消165项国务院部门及其指定地方实施的审批事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