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漏洞: 每一个操作系统或网络软件的出现都不可能是无缺陷和漏洞的。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处于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入网,将成为众矢之的。 2.配置不当: 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例如,防火墙软件的配置不正确,那么它根本不起作用。对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当它启动时,就打开了一系列的安全缺口,许多与该软件捆绑在一起的应用软件也会被启用。除非用户禁止该程序或对其进行正确配置。否则,安全隐患始终存在。 3.安全意识不强: 用户口令选择不慎,或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4.病毒: 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是计算机病毒,它是编制者在计算...
老人服用环丙沙星存在耐药的风险因素。作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其应用几乎覆盖了所有临床科室,耐药菌株也逐渐增多。2016年9月,发表在《J Antimicrob Chemother》的一项在荷兰开展的研究考察了老年人群大肠杆菌造成的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中,环丙沙星耐药的风险因素。 背景:环丙沙星的抗菌素耐药性在全球呈上升趋势,...[详情]
校车是学生往返学校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孩子在乘坐校车的时候也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那么当遇到这些风险时我们该怎么应对呢?...[详情]
处理数据时,特别重要的是监控与记录所有的数据存取和其他相关活动,因此需要监控存储服务及云应用程序的执行过程,以识别是否遭到攻击...[详情]
我国高校或成为信息安全泄漏的重灾区。日前,记者对补天漏洞响应平台的数据梳理发现,自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的12个月间,补天平台上显示的有效高校网站漏洞多达3495个,涉及高校网站1088个。其中,高危漏洞2611个,占74.7%;中危漏洞691个,占19.8%;低危漏洞193个,占5.5%。在上述漏洞中,至少有384个漏洞可能造成教职员工或学生个人信息泄漏,一旦这些漏洞全部被恶意利用,至少会导致837万以上的教职员工及学生个人信息泄漏。令人担忧的是,过去一年间,在被告知网站存在漏洞后,会修复漏洞的高校网站只有35个,仅186个漏洞被修复,96.8%的高校网站完全无视安...
一直以来,因P2P平台无法直接接入央行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信息孤岛”现象成为一直困扰网贷行业发展的瓶颈。不过,记者发现,近日,金信网等40多家互金企业接入支付清算协会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这是系统的第二次开放。同时,邦帮堂、短融网等平台也正计划接入。据了解,上述系统于2015年9月正式上线,可将各个互联网金融平台分散的数据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借款人信息共享机制,有效避...[详情]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商家打着“查出轨”“抓老赖”等看似正义的名义,通过淘宝、百度贴吧、QQ群等方式出售微信定位权限牟利,这条交易他人隐私信息的产业链正在快速形成。微信链接隐藏出卖个人隐私信息风险“精定位准”“小三克星”“一个链接轻松定位老赖”……记者发现,目前在淘宝、微信公众号及百度贴吧上,存在不少“精准定位找人”商家。他们声称,只要一个简单的链接,就能轻松定位你想找的人的地...[详情]
今年1月起,首批10年有效期的二代身份证将陆续到期。2015年,仅北京就约有92.4万居民持有的10年有效期居民身份证将陆续到达使用...[详情]
文化和旅游部昨天发布风险提示,随着暑期来临,我国各地乃至整个北半球都进入雨季,外出旅游应当注意相关风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