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公共安全? 所谓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所谓公共安全管理,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做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 涉及范围 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 公共安全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存在原因 公共安全标志规范每个人的各种安全行为 中国公共安...
面对我国城市安全事件频发、并在表现形式、手法、规模和危害程度上的不断变化或翻新,我们必须把搞好城市安全问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 首先,科学规划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的顶层设计。要有效维护我国城市安全,当前应着重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要将抓好城市安全列为履行职责的第一要务。深入研究城市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分析造成的机制原因、社会原因和主要诱因,在此基础上形成针对性强的对...[详情]
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公共安全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详情]
部分官员贪污受贿巨额财产,大搞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以及贪污腐败、作风不正等问题制约不力,使得部分城市官员已经失信于民,导致社会出现了...[详情]
各类刑事破坏活动引起的公共安全事件,主要表现在投毒、爆炸、抢劫、绑架、间谍、敌特等社会治安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及有国际背景的政治事件等...[详情]
新年伊始,上海踩踏的公共安全事故敲响警钟,让人们意识到提高公共意识,刻不容缓。新年钟声敲响,公共安全警钟紧跟其后,如此响亮,如此痛彻心扉。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民众拥挤踩踏事故。截至目前,官方通报已致35人死亡,48人受伤。不成想,上海外滩的跨年倒计时,竟成一些人的生命倒计时。事故发生后,令人感到安慰的是,警方迅速出动救人,围成“环岛”引导人流。习近平对踩踏事件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就事件处置作出批示。上海主要领导也第一时间去探望伤者,并要求要求全力做好伤员抢救和善后处置等工作。我们感动的是,陌生人纷纷伸出援手,有合力维持秩序阻止事态恶化的...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给国人留下了血的教训,活生生的生命为此殉葬。各界媒体的评论也是铺天盖地,那么我们下面看看光明网如何谈及我们的公共安全。光明网评论员:没有什么比新年第一天的伤亡事故更令人揪心的了。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1日发布官方消息,12月31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这是2015年公共安全事件...[详情]
昨日,海口市民张女士向本报反映,海口华信大厦玻璃幕墙在超强台风“威马逊”中破损严重,经常会有玻璃掉下来,前日还差点砸中她,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对此,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周六、周日会集中处理破损的玻璃。“威马逊”台风过去已有半个多月,海口华信大厦被损坏的玻璃却仍没有处理,如今更是掉落下来,虽说没有砸到市民,但谁能保证下次路过的市民不会被砸到,运气并不会永远都那么好。因此,当...[详情]
2015年,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事故接二连三,让人们在触目惊心的同时忍不住扼腕叹息。那么,回眸2015年都发生了哪些令人难忘的公共安全...[详情]
2015年元旦凌晨4时,@上海发布 的微博引发相关舆情呈现爆发性增长,相关微博暴增至超过7900条。1月1日8时,习近平、李克强等中...[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