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信息泄露可能造成损失的主要来源于电信诈骗和网银盗刷。收集到大量个人信息后,普遍撒网,用精准的个人信息描述来诱导用户上钩。根据《2015年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2015年,猎网平台共收到全国用户提交的网络诈骗举报24886例,举报总金额1.27亿余元,人均损失5106元。与2014年相比,虽然网络诈骗的举报数量只增长了7.96%,但人均损失却增长了146.67%,将近1.5倍。利用个人信息盗刷网银,电信诈骗是可以防范的,然而网银盗刷却很难防范。还有的,在全面掌握了个人相关信息后,制造假身份证来进行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 保护个人信息的常用方法包括:不要使用简单的密码,例如...
个人身份证信息如果被他人盗用,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高度警惕。如果发现个人信用记录上出现了可疑信息,可到相关银行先行确认,如发现是由于银行工作失误导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可由相关银行上报人行予以消除。同时,个人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良好的意识和习惯,例如,保管好身份证及其复印件,必要使用时在上做出用途标注。 银行审核疏忽造成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被侵权人可以...[详情]
河南男子小党近日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办房贷时,发现自己名下莫名其妙多出了6张邮政银行卡,因为办卡张数超过6张,他已办不了新卡办房贷。而后,他相继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等银行查询,发现自己在上述每家银行都多出了5到7张银行卡。这些银行卡办理地点分布在山东、吉林等四省的八个城市。小党称,这里面的多数地方自己都没去过,不知道在这些银行为什么能办出卡来?半个月来,他已向各个银行进行咨询,但目前并没有得到明确解释。【事件】男子银行办贷款发现名下多出银行卡10月16日小党到中国邮政银行郑州市分行中心支行办理房贷卡,银行工作人员却告知他不能办理了。工作人员随即出示了银行卡...
市民注册账号时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注册共享单车账号,却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已被他人使用。日前,市民谢女士在微博上反映了她的遭遇。记者了解到,类似事件已在多地发生。疑与近期推行的共享单车用户行为与个人征信挂钩政策有关。市民遭遇:身份信息被冒用进行共享单车实名认证前几天,谢女士打算使用ofo共享单车。按照APP注册步骤的提示,她支付了押金、填写了手机号等信息。最后,系统...[详情]
穿着军装挺拔干练,言谈举止温文尔雅,遇到这么一个主动追求你的男士,多少女孩会以为自己已然坠入爱河,然而现实却是坠入了骗子的陷阱。5月23日记者获悉,大东警方侦破系列冒充军人招摇撞骗案,犯罪嫌疑人刘某持假军官证冒充军官,变换使用4个假身份,多次先向女士求爱,后以见外地父母需路费、以车抵押提高贷款额度、融资办学等借口骗取20多名女士300余万元。骗术1:见外地父母,骗8000元“...[详情]
7月2日,有网友在网上擅自违法晒出吴宣仪私人证件信息,并质疑信息上的生日年龄与官方年龄不符,提前了5个月。...[详情]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于近日发布,近一年来,因个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诈骗信息等原因,导致网民总体损失约805亿元...[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