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 网络信息安全特征 保证信息安全,最根本的就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基本特征发挥作用。因此,下面先介绍信息安全的5 大特征。 1. 完整性 指信息在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过程保持非修改、非破坏和非丢失的特性,即保持信息原样性,使信息能正确生成、存储、传输,这是最基本的安全特征。 2. 保密性 指信息按给定要求不泄漏给非授权的个人、实体或过程,或提供其利用的特性,即杜绝有用信息泄漏给非授权个人或实体,强调有用信息只被授权对象使用的特征。 3. 可用性 指网络信息可被授权实体正确访问,并按要求能正常使用或在非正常情况下能恢复使用的特征,即在系统运行时能正确存取所需信息...
1、ping命令 ping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实用程序,主要用于确定网络的连通性。这对确定网络是否正确连接,以及网络连接的状况十分有用。简单的说,ping就是一个测试程序,如果ping运行正确,大体上就可以排除网络访问层、网卡、Modem的输入输出线路、电缆和路由器等存在的故障,从而缩小问题的范围。 ping能够以毫秒为单位显示发送请求到返回应答之间的时间量。如果应答时间短...[详情]
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1. 漏洞 漏洞是造成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绝大多数非法入侵、木马、病毒都是通过漏洞来突破网络安全防线的。因此,防堵漏洞是提高系统及网络安全的关键之一。 当前的漏洞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软件系统的漏洞,如操作系统漏洞、IE 漏洞、Office 漏洞等,以及一些应用软件、数据库系统(如SQL Server)漏洞;二是硬件方面的漏洞,如防火墙、路由...[详情]
我们常说网吧要打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那么,网吧网络安全的定义是什么呢?...[详情]
我们都希望通过网络安全设备对非法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机要信息泄露,避免对社会产生危害,对国家造成巨大损...[详情]
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是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明确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打击网络诈骗。该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先后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2015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草案进行了首次审议。今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此次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11月7日,会议以154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在当日举...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今起实施,对个人使用网络实名制等方面做出规定。昨日,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网警支队联合在吉大免税商场举办宣传活动,接受市民咨询。珠海网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部法律的实施,对保护市民网上个人信息以及规范网上言行等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配图珠海网警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安全法》实施后,从立法层面规定了个人使用网络服务必须实名,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提供...[详情]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昨日正式发布,要求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纲要》是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三步走”战略 2015年,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达11.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网民数量达到7亿,位居世界第一;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3....[详情]
从初审就备受关注的网络安全法今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以154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详情]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11月7日上午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