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建设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有效措施,主要表现在:生态农业的持续性,促进了粮食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高效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益;生态农业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促进了粮食生产协调发展。 2.粮食安全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所在 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等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粮食安全与生态农业的关系,就是内容与形式、目标与途径的关系,要实现粮食安全,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实现;而发展生态农业,要围绕粮食安全来开展。 3.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 生态是现代农业内...
热岛效应是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拥塞,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它的热容量低,热传导率高,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2℃,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根据两者的科学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温室效应说的是大范围内的影响而热岛效应指的是局部区域的问题。但是两者却...[详情]
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落实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记者17日从市发改委获悉,岳阳将在今后两年在境内洞庭湖区域,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大扫除”,彻底改善这一区域水环境质量。根据省政府部署,从今年3月开始,以县(市、区)政府为主体,用两年时间在环洞庭湖区各县市区深入开展沟渠塘坝清淤塞增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河湖围网养殖清理、河湖沿岸垃圾清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查整治5大专项行动。力争通过集中整治,基本消除养殖污染和垃圾污染,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明显遏制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构建水清岸绿的垸内沟渠生态活水网,极大改善湖区生态。目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五个专项行动方案》已经...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确定了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等7项主要任务。2020年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2015年,首...[详情]
近日,越南海关宣布,从2020年3月24日零点开始,各种大米产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此外,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等国也纷纷限制本国粮食出口。这是否会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粮食储备充足,少数国家限制出口,其行为是短视的,会加剧区域不平衡。当前全球粮食供给总体上是过剩的,世界粮价一直低位运行,而...[详情]
目前,湖北省粮食库存充裕,可供全省居民口粮消费一年以上,其中:湖北境内的中央事权粮食可供消费半年以上。...[详情]
2015年4月1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焦点访谈》栏目先后报道了辽宁、吉林两省有的粮库在政策性粮食收储和销售过程中以陈粮顶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