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位家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安全知识还不够,有的孩子很可能回到家就会把安全知识抛到后了。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安全监管也不能缺席。您可以把110、120、119等急救电话号码贴在家中显眼的地方,万一发生事故,方便孩子及时拨打电话求助。 2、尊敬的家长朋友:放假期间,希望您督促贵子女注意个人卫生、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学生防火、防电、防拐骗、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工作。感谢您的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3、尊敬的家长:为了杜绝因游泳而造成溺水,学校规定小学生在没有大人监护的情况下不准下河、下塘等去游泳。为了防止孩子单独到河边、塘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请告诉其危险性。祝万事如意!谢谢合作! ...
1、安全是悬挂头上的一把刀,时刻都在头上飘,唯有时常注意它,才能迎风不会掉; 2、、不准玩火,不得携带火种,发现火灾不得逞能上前扑火,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报警(119)、小心、安全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 3、不健康的上网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及心理健康。请教育孩子不要长时间的看电视。放假在家期间,请同学们注意保重身体,预防呼吸道疾病,预防“流感”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详情]
1、为了加强学生的安全工作,密切家校联系,我校决定利用校讯通的模式免费给家长发送安全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提醒等短信,希望家长理解并给予配合。祝您新年快乐! 2、各位家长,您们好!寒假到了,假期里请家长们出门上班前叮嘱孩子们要注意居家安全。和孩子提前学习一些简单的急救常识,并传授孩子安全使用燃气,电器等技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谢谢!祝您们生活幸福!新年快乐! 3、各位家...[详情]
学校充分利用家校通平台,拓宽了交通安全宣传渠道,提高了广大学生和接送车驾驶员的安全出行意识。也给他们带来了人性化的关怀。这一举措进一...[详情]
近日,有部分网友在微信上收到一条“微信二次实名认证”的提醒。消息称:“根据网络刑法明文规定,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由于您的微信账户尚未二次实名认证,即将冻结账号,请点击下面链接重新认证……”据网上流传的截图显示,发送这条消息的账户名称叫做“安全支付管理”,头像也和“微信支付”的官方头像一模一样。经查证,这又是一个冒充微信官方发送非法链接的诈骗套路。如果网友真的点击链接进行所谓的“实名认证”,手机就极有可能感染病毒,泄露个人信息,危害自己的财产安全。此外,微信客服也表示,目前并没有所谓的个人或企业微信账号进行二次实名认证事项。如果之前有网友在之前没有进行过实名认证,正确的认证步骤为...
储户在银行卡不离身的情况下,存款却被他人盗刷,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钱被他人取走。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的案件时有发生。对此,应该由谁来承担储户的损失呢? 基本案情2013年,胡某在桐柏县某银行实名办理了一张借记卡,卡内有存款8万余元。2014年11月,正在桐柏县家中做饭的胡某突然收到了短信提醒,发现卡上的存款被他人在浙江分4次取走,卡上仅余15.19元。胡某立即持卡来到银行反映这一情...[详情]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很多人的手机上都会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国家承诺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了解政策请关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和‘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有疑问请拨打高校资助热线010-66097980、66096590”。有人可能会感到疑惑,甚至怀疑是不是诈骗短信。大家尽可放心,这条短信是教育部、工信部会同三大移动运营商,面向全国手机用户发送的国家助学公益...[详情]
昨日,市民文先生告诉记者,周五下午5时许,他的手机突然弹出来一条“10086123”发送来的短信,内容为“尊敬的用户,你的短信验证码...[详情]
当前正值暑期,是广大中小学生外出参加夏令营等社会实践活动相对集中的时段。教育部1日发布关于2019年中小学生暑假安全工作的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