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强制性标准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童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对童装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规范,将有助于引导生产企业提高童装的安全与质量,保护婴幼儿及儿童健康安全。 鉴于婴幼儿和儿童群体的特殊性,该标准在原有纺织安全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各项安全要求,安全要求全面升级。在化学安全要求方面,标准增加了6种增塑剂和铅、镉两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在机械安全方面,标准对童装头颈、肩部、腰部等不同部位绳带作出详细规定,要求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头颈部不允许存在任何绳带;同时,标准对纺织附件也作出了规定,要求附件应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力,且...
 
	
										历时8年的酝酿,2016年《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作为国内第一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强制性标准,《规范》第一次将安全技术要求及服装产品附件(纽扣、拉链、绳索等)列入强制性要求,对儿童服装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规范。 《规范》在生产工艺方面的要求,大部分企业都可以做到。但标准对童装的要求越高,意味着企业所需承担的成本费用就越高。比如...[详情]
 
	
										造成强制性消费原因如下; 1、零负团费使不少地方导游不但没有工资还要花钱向旅行社买团,承受巨大的精神的工作压力整个旅游活动对导游来说就是一场赌博,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生存,他们侵犯游客利益在所难免,强制性消费也因此而滋生。 2、导游作为整个旅游产链的末端,团费经过层层剥皮后,到地接导游手中的钱很少,甚至为零。 3、旅行社之间的恶性竞争和相互压价以及旅游业的畸形发展,使导...[详情]
 
	
										强制性国家标准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为中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童装)的强制性国...[详情]
 
	
										今年2月6日,重庆市政府法制办公开发布了“关于征求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草案)意见”的公告。上述文件中,明确规定子女对于父母有“精神慰藉”的义务,并具体描述了若干种实施情景。其中,“应当经常看望或者以电话、网络、书信等方式问候老年人”的表述,引发了舆论关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重庆市政府法制办承办该项法案修订事宜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上述法案目前仍在征求意见阶段,尚未有具体实施时间表。这名工作人员强调,新规只具备“道德上的倡导性”,本身并不具强制性。赡养人应当定期探望老年人一份正在修订中的地方法案,让重庆市政府法制办成为舆论焦点。2月6日,重庆市人...
 
	
										多渠道高频次的广告投放、明星代言的光环效应、包装精良的广告语,让一些二手车交易平台“名声在外”。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二手车电商平台在看似高大上的背后,却频现隐性收费、销售故障车、数据造假等乱象,行业可信度屡被质疑。专家建议,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针对二手车电商平台和相关交易的监管制度,维护消费者权益。本以为买车赚“便宜”却遭强制性收费 在广告宣传中,不少二手车电商平台都宣称自己是直...[详情]
 
	
										近年来,北京、江苏等多地发生校园塑胶跑道不合格的事件。针对这一情况,由教育部牵头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近日定稿,从今年11月1日开始实施。教育部昨天下发通知,要求今年11月1日后交付使用的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必须执行新国标。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由教育部牵头组织,数十家科研院所和检测机构参与起草,历经两年多的修订,于...[详情]
 
										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2015年第15号文《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详情]
 
										全国爆发多起“毒跑道”的校园安全事件后,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已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称国家标委会)申请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