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策略设置不严密,网络访问控制权限和内外网的隔离未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导致网络系统存在大量的安全盲点和误区。 2、有人可能会利用网络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或盗窃数据,威胁网络和数据的安全。虽然防火墙是一种有效的安全工具,可以隐藏内部网络结构,限制外部网络到内部网络的访问,但是对于内部网络之间的访问或利用系统漏洞进行入侵和攻击,防火墙往往无能为力而且很难发觉和防范。 3、感染病毒、蠕虫或被植入木马和间谍软件。病毒是可执行代码,可破坏计算机系统。蠕虫比病毒更为普遍,利用受感染系统的文件传输功能自动进行传播,从而导致网络流量大幅增加直到网络瘫痪。木马程序可以捕捉密码和...
网络安全风险防范对策 1、实施严格的网络访问控制。在内网与外网之间设置防火墙和有效的安全策略,实现内外网的隔离与访问控制是保护网络安全最主要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防火墙设置在不同网络(内网、外网和公共服务区域)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处。 2、利用VLAN技术实现对内部网络子网的物理隔离。通过在交换机上划分VLAN可以将整个网络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可以防止和限...[详情]
一方面,企业应该确保SSDP的安全使用。SSDP使用应该限于特定网络以及速率限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攻击中可产生的流量。企业可能还需要扫描其网络(类似于Shadowserver Project扫描互联网)以寻找不安全配置的设备,如果发现这种设备,SSDP应该要被禁用或者限制在受批准的网络。该设备可能还需要操作系统或软件更新来修复任何SSDP漏洞。 在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知道...[详情]
网络安全的定义为: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显露,系统能连续正常运行。那么上网时...[详情]
如何应对常见网络安全风险?网络空间安全治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详情]
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是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明确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打击网络诈骗。该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先后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三次审议。2015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草案进行了首次审议。今年6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网络安全法草案进行了第二次审议。此次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又进行了第三次审议。11月7日,会议以154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在当日举...
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今起实施,对个人使用网络实名制等方面做出规定。昨日,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网警支队联合在吉大免税商场举办宣传活动,接受市民咨询。珠海网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部法律的实施,对保护市民网上个人信息以及规范网上言行等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配图珠海网警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安全法》实施后,从立法层面规定了个人使用网络服务必须实名,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提供...[详情]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昨日正式发布,要求将信息化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加快释放信息化发展的巨大潜能,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纲要》是规范和指导未来1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三步走”战略 2015年,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达11.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网民数量达到7亿,位居世界第一;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3....[详情]
从初审就备受关注的网络安全法今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以154票赞成、1票弃权,表决通过。...[详情]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11月7日上午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