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 计算机网络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密性: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
也可能使信息遭到破坏而不能继续使用,更为严重的是有价值的信息被窃取而不留任何痕迹对计算机信息构成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人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和偶发的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指,一些不法之徒利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漏洞,或者潜入计算机房,盗用计算机系统资源,非法获取重要数据、篡改系统数据、破坏硬件设备、编制计算机病毒。人为因素是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威胁最大的因素。计算机网络不安全...[详情]
网络安全小知识: (1)利用虚拟网络技术,防止基于网络监听的入侵手段。 (2)利用防火墙技术保护网络免遭黑客袭击。 (3)利用病毒防护技术可以防毒、查毒和杀毒。 (4)利用入侵检测技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 (5)安全扫描技术为发现网络安全漏洞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6)采用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认证技术用以解决网络通讯过程中通讯双方的身份认可,数字...[详情]
如何降低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呢?很多情况下我们在遇到问题之后才会去咨询佰佰安全网,但是殊不知,佰佰安全网在很早之前已经有这些问题的答案...[详情]
计算机网络安全怎样防范危险呢?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不知道如何防范危险,而佰佰安全网的专家顾问很好的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个问题。当我们了解了...[详情]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理,切实提高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能力。周汉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去年曝光的美国棱镜门事件,表明网络安全领域的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和复杂,也突显了我国现...
互联网安全问题,需要对互联网应用的信任环境进行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郭全明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 董事结合国内外应用实践,提出以互联网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在我国推行网络实名制以提升网络空间安全可信水平的建议。一、...[详情]
拥有6亿多网民的中国已经是网络大国,同时也是信息窃取、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者,面临着巨大的网络安全压力。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 信息化新阶段导致网络安全内涵不断扩展2014年是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据统计,到2014年中,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6.9%、同比增6.9%,手机网民5.27亿、同比增13.5%。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十年,宽带化、移动性、泛在性成为互联网应用的显著...[详情]
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定于9月16日至24日在全国范围统一举行...[详情]
作为网络安全宣传周的重点活动,体验展能够帮助公众以更直观的形式参与到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当中。这对提高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了解和掌握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