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网络信息泄漏的主要途径无非有以下两种方式,要么是用户主动提供,要么则是网络服务商对于用户网络行为的跟踪! 网络信息泄露途径一、用户自动提供 所谓用户主动提交,主要是用户在社交媒体、线上支付、网络购物、游戏、求职、租房等互联网应用的过程中,都要求用户在注册时登记相关个人信息。而且许多用都为了方便记忆而将许多密码都设置成统一的或是直接利用纯数字进行代替。而事实上之前出现的12306用户信息泄露事件中,犯罪嫌疑人正是通过收集互联网某游戏网站及相关其他网站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然后以撞库方式进行用户信息的窃取。当然还包括备受关注的好莱坞女星私密照曝光的事件,而发布者就声称这...
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1 预警级别和发布 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详情]
归结下来,我们不难发现,事实上网络信息泄漏事件频现的原因是综合性的。简单的将其归结为个人或是社会问题实非认清了这件事情的本质。归结下来,原因无外乎是以下几点: 信息泄露事件频现原因一、法律法规的缺位 目前我国在网络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保护阶段还处于空白阶段,我国没有出台专门的保护消费者隐私的法律。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也仅仅在一些部门规章中涉及,事实上单靠一些章程性的东西实...[详情]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日新月益的飞速发展,新的安全问题不断产生和变化。因此网络信息的安全必须依靠不断创新的技术进步与应用、网络工作人员...[详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谣言似乎找到了最佳的孵化器和生存地,关于恐怖暴力事件谣言越来越多,那么网络恐怖暴力事件如何辟谣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详情]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个人信息泄露危害巨大,除了个人要提高信息保护的意识以外,国家也正在积极推进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进程,积极寻求信息安全解决方法。佰佰安全网专注安全知识的小编为你盘点了2015~2016年的信息泄露事件。 机锋被曝泄露2300万用户信息 2015年 1月5日,就在机锋...
2015年已经过去,但是2015年发生的各类信息安全事件对我们造成的影响却没有过去,电信诈骗、网络谣言及诈骗、信息泄漏,甚至手机流量莫名疯跑,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打破了我们平静正常的生活,像信息泄漏及网络谣言,这类事件就算过去,也会使我们的内心产生阴影,对信息安全甚至社会安全产生疑问。对此,相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监管措施,力求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关注信息安全的本安全网下...[详情]
2016年12月2日上午,记者就此南宁学院高校不雅事件问题,采访了南宁学院相关负责人。南宁学院宣传科韦科长说,根据图片判断,应该是在球场看台上方,但照片比较模糊,不能百分百确认。韦科长称,他们也去排查过了,但没有办法核实当事人是谁,无法确定当事人是在校学生还是其他人员。出现这样的问题,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肯定有一定的关系,下一步也会加强对学生关于这方面的教育,加强这方面的引...[详情]
2015年11月20日下午,有网友爆料称,河南工艺美术学院内发生一起持刀劫持案件。而劫持事件的起因为承包工程负责人给员工发工资问题引...[详情]
对2015年9月份信息安全领域的事件相对于8月份9月份的安全事件更多集中在了网络争端方面,既有国家层面的上中美之争,最后以合作的方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