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踩踏事故的原因 发生学校踩踏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一起学校踩踏事故都有其特殊性,但是这些事故也同时具有一些共性: 学生密度过大是学校踩踏事故的直接原因 人群密度较大时会产生群集现象,即人员聚集成群的现象。产生群集现象是群体性挤踏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群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人群的行进速度并不是决定于个体的平均行进速度,而是决定于人群的密度。人群密度越大,群体的行进速度越低,当人群密度达到一定极限时,就会由于拥挤过度而不能前进,进而发生挤踏事件。 常见的群集现象有: 成拱现象:人群从宽敞的空间拥向较狭窄的出入口或楼梯口时,会在出入口处形成拱形的人群,所有人挤在一起...
1、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 2、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发生严重踩踏事件时,最多见的伤害就是骨折、窒息。将伤者平放在木板上或较硬垫子上,解开衣领、围巾等,保持伤者呼吸道畅通。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2] 4、发生骨折后,应设...[详情]
其实,我们仔细的想一想,踩踏事故的发生实际由再平常不过的走路引起来的,是个体行为所至。这就说明,一些人并没有把走路当回事,其实不然。 如何走路?在当今发生的踩踏事故面前变的异常重要。单纯从生理功能、自然发育的角度看,对于一个四肢健全的人来说有谁不会走路的?但是,如何在人类社会中走路,其实并不是一个可以无师自通、无须教育的行为。这也就是说,如何走路,并不是一个仅仅与个人身体发...[详情]
今天佰佰安全网来帮助大家总结如何预防楼梯拥挤踩踏事故发生,请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 ...[详情]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发生在校园的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急剧增加,对学生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必...[详情]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一直备受人们关注,那么上海外滩为什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踩踏呢?佰佰和您分享原因。2014年12月31日夜间11时35分左右,上海外滩因人群拥挤,发生一起严重的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今天上午上海发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对拥挤踩踏原因进行了分析:(一)对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风险未作评估调查报告指出,大量市民游客认为外滩风景区仍会举办新年倒计时活动,南京路商业街和黄浦江对岸的上海中心、东方明珠等举办的相关活动吸引了部分市民游客专门至此观看。对此,黄浦区政府在新年倒计时活动变更时,未对可能的人员聚集安全风险予以高度重视,没有进行...
还记得2014年9月份,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的一起踩踏事故,事故造成6死26伤。因事故的严重性,已有5名官员被停职检查,2名被免职。如今,就明通小学踩踏事故对该校校长做出判决。2015年6月5日消息,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对致6名学生死亡的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故案作出一审宣判:校长李岚判处有期徒刑2年,副校长杨霖判处有期徒刑1年零6个月,体育教师李鹏程判处有期徒刑1年。法院审理认为,...[详情]
元旦前夕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令国人痛惜,更是让震惊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在上海这样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居然发生了如此严重的踩踏事件,随之各地方都引以为戒,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但是,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究竟让我们该反思什么呢?外滩事件要告诉我们的是,安全防范远不止尽快建立景区流量控制制度这么简单。虽然外滩踩踏的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是有三点已经了然:第一,不是基础设施问题,上海的各方面...[详情]
放眼全球,体育场馆尤其是足球场发生踩踏事故屡见不鲜。1989年4月,英国利物浦队与诺丁汉森林队在希尔斯堡球场的比赛造成球迷踩踏事件,...[详情]
改变公共安全的“条线管理”和“运动式管理”体制,打造更加综合、全面、长效的体制是提高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水平的关键。从预案启动和实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