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对于养老险来讲,其实是提供保障、强制储蓄,而不会有什么高的收益,一般来讲,即使从少儿时候投保,到最后拿到的养老金和所交保费之比也不会超过1。3。 对于购买保险产品有两点建议: 1。不要等到50岁之后再去购买商业保险,50岁以后购买商业保险,就已经不是特别划算了,保障时间短,保费高,还有可能出现保费倒挂的可能。 2。对于养老、少儿教育金保险来讲,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保障,而且强制储蓄。因此,不要指望用养老险和少儿教育金来赚钱,很有可能收益都比银行存款要低,但是它能保证你每年必须要按时缴纳保费,达到强制储蓄的目的。 对于李先生来讲,母亲已经55岁了,现在为其考虑养老险...
保险公司是怎么套路老年人的?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讲: 保险公司惯用的套路就是,三天两头搞活动,请吃饭,旅游等等,尤其是针对老年人,在过程中宣传保险,并且让我们购买。 活动中,保险公司一般会有专门的舞台,有专门的主持人和讲师,介绍公司,然后宣传产品,然后劝你在现场买保险或者现场预约买保险。保险公司的这种套路也被各个行业所沿用,现在各行各业都是搞活动营销。 另外,在活动中保险公...[详情]
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崇尚“多子多福”,而这“福”便来自“养儿防老”的观念。然而今天,对于生活在城镇的人们来说,靠这一方式安度晚年已经不“主流”了——今年重阳节前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搜狐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受访的5000多名调查者中还持“养儿防老”观念的人已经不到4%,而57%的人觉得养老还得“靠自己另外攒钱”。 考虑到本次调查是通过网络进行,而“触网”人...[详情]
佰佰安全网发现在各年龄阶段的快乐是不一样的,老年人快乐是指健康,经济有安全感,被社会接受,不感到寂寞,觉得自己还有用,有信仰,感到满...[详情]
随着刘洪斌“虚假医疗广告”事件浮出水面的是我国老年人安全用药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购买涉嫌虚假宣传医药产品的人群中,不乏老年消费群体。由于健康意识增强、防范意识较弱、内心寂寞等原因,老年群体容易被一些伪专家、药贩子盯上,成为其牟利的对象。 夸大宣传、“名医讲座”、 药品推销员 骗你没商量记者发现,一些老年人喜欢到医院、药店“点药”吃;一些老年人掉进“药品”推销员请客吃饭、送礼的“温情陷阱”,冲动购买高价产品;还有一些老年人热衷观看电视养生节目,相信“养生名家”推销的“神药”,被骗去钱财。医药销售代表打温情牌,温柔攻陷老年人。“叔叔阿姨,我们公司请了著名的专家举办名医讲座,邀请你...
一位曾从事电话销售的人士透露,这群骗子以往是通过传单或者电话等方式联系,然后让他们前往某个固定的经营场所。不过骗子发现,这些场所地处繁华地带,容易泄露风声。于是他们开始变换套路,先将老人集中至某个地点,再一起前往处于郊区的观光园,躲避了被打击的风险。面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骗局,今年又有了最新套路。记者调查,推销者为逃避官方打击,开始变换经营场所,通过电话先与老人约定,再派车将...[详情]
护理员到了居民家先扫一下二维码 护理员帮老人做按摩 护理员打扫卫生全省失能老人42.6万,85.5%愿意在家里养老;失智老人12.7万人,66.8%愿意在家里养老;慢性病老人1222.3万人,80%左右愿意在家里养老……江苏省民政厅近日发布《江苏省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这一组数据引发关注。失能失智、半失能老人在家如何养老,一直是困扰社会的难题。家人照...[详情]
8月18日以来,大连 705 路的公交司机穆师傅,在抖音上火了!这段点赞量超过 3000 次的视频,拍摄于沙河口区西安路商圈的公交车...[详情]
今年五月份以来,郑州市公安局须水分局案侦大队先后接到辖区几位老年人报案称,自己的随身佩戴的金手镯、金项链或金耳环被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