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东临海洋,西居内陆,气候、降水、蒸发、光热资源及无霜期等差异明显.流域内气候大致可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西部干旱,东部湿润.全流域多年年平均降水量466mm,多年年平均蒸发量700—1800mm.流域内平均气温上游1℃—8℃,中游8℃—14℃,下游12℃—14℃.下游无霜期为200—220天,中游150—180天,上游循化以上为50—100天. 流域水文特征明显,上游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形成的洪水径流峰小量大;中游降水历时短、强度大,形成的洪水径流峰高量小、陡涨陡落,为暴雨洪水,危害较大. 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面积45.4km2,其中年平...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那黄...[详情]
伴随着淅沥的梅雨,六月,长江流域再次进入主汛期。去年,长江中下游发生自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今年的水情预估究竟如何?各地防汛备汛进展是否顺利?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短板?记者近日随同水利部调研团实地走访了重点洪灾区和长江水利委员会等水利气象部门,问诊今年长江汛情。 一问:今年汛情预估究竟如何?据长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预测分析,2017年主汛期(6至8月)长江流域降雨正常,其中长江上游北部、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偏多。应警惕长江中下游可能出现集中性强降雨造成极端灾害天气事件和长江上游因局地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另外,气象部门也预测,今年长江流域气候年景...
记者从19日在安徽合肥召开的淮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017年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淮河流域发生洪水的概率增大,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形势严峻。淮河防总总指挥、安徽省省长李国英表示,淮河防汛抗旱是一项长期必备的工作,需要做到警钟长鸣。现在,这项工作已经进入临战状态,要全面部署准备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救相结合。安徽省气象局局长于波称,国家气候中心预计,今年汛期淮河流域总降水量较常年同...[详情]
南京,与水结缘,因水而生。一条长江从外围环抱这座城市,留下故事和记忆。而在内部月牙湖、莫愁湖、玄武湖等多个湖泊组合布局全城。“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伴随城市改造的逐步推进,古人诗词中描述的江南水乡美景,近来悄然出现在南京内秦淮河东段一带,而且无缝嵌入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水清景美来秦淮邂逅“流域花园”10月1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内秦淮河东段,经过这两年的整治,已经丢...[详情]
6月25日20时15分,兰江兰溪站水位出现洪峰水位32.04m,是1955年“6·21”特大洪水(33.49米)以来钱塘江流域发生的...[详情]
中国环境保护部当日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显示,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十大流域中,长江、珠江流域水质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