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用薄膜对土壤的污染已相当严重 目前多数农用薄膜为聚乙烯成分组成,这种材料的性能稳定,在自然环境中,其光解和生物分解性均较差,残膜仍留在土壤中很难降解。据农业部组织的地膜残留污染调查结果表明,地膜残留污染较重的地区,其残留量在90~135 kg/ hm2,高者达270 kg/hm2。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 42%。据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16 个县市中,废旧地膜平均残留量为 37.8 kg/ hm2,其中最严重的地块达268.5 kg/ hm2,由于地膜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500 万元以上。当土壤中含废旧农膜过多时,耕作层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目前土壤被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后,主要依靠机械,回收已经使用过的农膜,对农膜进行再利用。农膜再生利用,包括简单再生和改性再生,是废旧农膜的主要处置方式之一。与改性再生利用相比,简单再生利用的技术投资和成本相对更低,选用也更为普遍,但改性再生利用是发展方向。 从废弃农用塑料薄膜和城市固体废物中进行能量回收是另一种废物利用的有效途径。由于废旧农膜的热值极高,可达到44707~453...[详情]
农膜又叫地膜,还叫塑料薄膜,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可以造成土壤的污染,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土壤被农用塑料薄膜污染该怎么办。...[详情]
连日来,有市民反映,他们在武昌和汉口购买COCO奶茶店饮品时,竟在杯内接连发现了螺丝钉、塑料薄膜等异物。昨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涉事奶茶店,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向客户致歉,并正在调查异物来源。8月6日,市民陈女士发布微博称,“在武汉洪山广场的COCO奶茶店,买了鲜芋牛奶西米露却喝出了螺丝钉?拨打网上的店面电话却是空号?现在无法维权,只能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配发的三张图片中,其中一张是一枚螺丝钉的照片。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8月6日下午5时许,她和朋友路过武昌洪山广场地铁站内的COCO奶茶店,花16元买了一杯鲜芋牛奶西米露,还花13元买了一杯莓莓果茶。进地铁不久,她就从自己喝的鲜芋牛...
前段时间,“塑料紫菜”、“塑料大米”等词汇现身网络,最后都被证明是谣言。然而,近日又有人拿 “塑料粉丝”来“热炒”。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称,粉丝也是塑料做成的,“烧出来全是黑塑料”。该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一时间将粉丝推上了风口浪尖。随后,各家媒体、科学网站都自发出来做实验辟谣,但仍无法消除部分人的疑虑。为何这样的谣言层出不穷,并且总有人相信呢?专家表示,根源来自于...[详情]
今天下午,北京市网信办、市食药监局、市科协联合微博等网络媒体召开会议,通报了近日网络流传的“塑料紫菜”的处理情况。截至3月13日,“塑料紫菜”谣言微博站方共处理159条,按照这些用户的谣言扩散程度分别作出了禁言、禁被关注、扣除信用积分、加标签注明等处理办法。被处理微博累计转发量377条。其中,新浪微博对“塑料紫菜”视频的最早发布者 @启迪时报 作出了永久禁言处理。记者尝试点开 ...[详情]
这应该不是大家第一次听说“塑料大米”,也不是网上第一次流传所谓“塑料大米”生产的现场视频。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详情]
前些日子,一段“晋江生产塑料紫菜”的视频热传,引发网民恐慌。李强荣说,想起被谣言牵连的紫菜生意,心里就难受。他家的15吨紫菜,一直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