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规定建筑工地的噪音上限在白天是70分贝、夜间是55分贝。不得不在室内测量时,室内噪音标准要比所在区域低10分贝。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制定了噪音排放标准:土石方阶段,昼间噪声限值是75分贝,夜间噪声限值是55分贝;打桩阶段,昼间噪声限值是85分贝,夜间禁止施工;结构阶段,昼间噪声限值是70分贝,夜间噪声限值是55分贝;装修阶段,昼间噪声限值是65分贝,夜间噪声限值是55分贝。
为了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改善声环境质量,制定了 GB 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于2012-07-01开始实施。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规定建筑工地的噪音上限在白天是70分贝、夜间是55分贝。不得不在室内测量时,室内噪音标准要比所在区域低10分贝。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也制定了噪音排放标准:土石方阶段,昼间噪声限值是75分贝,夜间噪声限值...[详情]
由于建筑市场安全制约机制不健全,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重视安全业绩,有关安全的强制保险制度不完善,违规处罚力度较轻等原因,市场经济杠...[详情]
一些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和一些企业没有真正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并没有按照要求将安全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和重要议程,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那...[详情]
公安部6月8日在北京召开汛期应急防范及抢险救援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当前防汛形势,动员公安消防部队官兵、交管干警立即行动、主动作为,在防汛抗洪抢险救援战斗中,充分发挥专业骨干力量和突击力量作用,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救得下”,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公安部副部长李伟在会上进行了动员部署。会议指出,目前,全国已进入主汛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多发,极易导致严重的内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情,防汛抗洪形势严峻,抢险救援任务艰巨。各地公安机关,特别是消防、交管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充分发挥职...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在我国已经相对成熟,还有待普及。由于国内建筑行业管理制度落后、缺乏有效监管手段,行业内普遍存在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纪行为,重大建筑质量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社会民众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为了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飞瑞斯科技通过一整套基于个人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流程,研发出一款新的人脸识别认证系统,进行身份证和人像的对比...[详情]
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当前防汛成效,6月份以来,防汛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未来形势判断,当前,全国防汛进入“七下八上”阶段,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降雨仍然偏多,黄河中上游、海河、松花江、淮河流域可能发生较重汛情。 防汛总体要求,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详情]
2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上行驶途中遇龙卷风发生客轮翻沉事故。事故得到国家高级领导人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亲临现场指挥救...[详情]
近期,肆虐的洪水从南向北,溃我堤坝、吞我沃野、淹我城市,给我国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