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 刑法修正案没有对公民个人信息作出界定。有人认为,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职务、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指纹、网上登录账号、密码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的信息。笔者认为,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个人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个人信息的内容会更加丰富,采用列举式的方法显然无法穷尽。从内涵上看,公民个人信息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从外延上看,具有以下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
泄露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什么情况属于泄露个人信息罪 ①主体资格适格; ②犯罪对象属于本单位在履行职权或公共服务职能中依法收集的个人信息; ③客观...[详情]
公民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联系电话、帐号、住址等私人信息。公民是享有隐私权的,非经本人允许,披露、利用个人信息的,侵犯了隐私权。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详情]
近期,江苏淮安警方侦破了一起黑客攻击快递公司信息后台数据的案件。当时,某快递公司频繁接到客户投诉,通过该快递公司网购某些商品后,很快就会接到类似商品的推销电话,甚至还有诈骗电话。客户怀疑,快递公司泄露了自己的信息。警方侦查后发现,这个快递公司的信息系统后台已经被黑客攻破,大量的用户数据已经被窃取。据警方介绍,一共扣押了300G的数据,经初步梳理,大概有1亿条左右公民信息。随着互联网经济以及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集中在各种网络平台系统之中。专业人士指出,相比于此前黑客盯上个人手机,通过木马病毒等窃取个体的信息,现在更多的黑客把目标盯上了各种集中了大量信息的...
公安部近期破获的一起盗卖公民信息的特大案件中,50亿条公民信息被泄露。京东2017年3月10日发布声明表示,该案嫌疑人郑某鹏于2016年6月底入职京东,是尚处于试用期的网络工程师。 京东方面表示,在与腾讯联合打击信息安全地下黑色产业链的行动中,发现嫌疑人长期与盗卖个人信息的犯罪团队合作,将从公司盗取的个人信息数据进行交换,并通过各种方式在互联网上贩卖,系团伙骨干成员之一。公安部...[详情]
信息泄露无“死角” 个人隐私全“透明”日前,有媒体记者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发现,在很多人看来非常隐私的个人信息,比如个人航班记录、存款记录、开房记录、手机实时定位信息、手机通话记录,甚至是网吧上网信息记录等,都能通过渠道获取到,而贩卖个人信息,已然形成了一条黑色的产业链。日前国家电网推的购电APP——掌上电力和“电e宝”就遭遇到了一场信任危机,有报道说掌上电力和电e宝APP出现了...[详情]
查询个人缴税情况,却发现“被入职”了从未听说过的公司?近日,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学生向记者反映,该校大量学生遭遇个人信息泄露,多家企业利...[详情]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大量在校生和毕业生信息被泄露,导致这些学生信息被一些公司登记到了报税系统中。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