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火源是指人为野外用火不慎而引起火源,可分为生产性火源(如烧垦、烧荒、烧木炭、机车喷漏火、开山崩石、放牧、狩猎和烧防火线等)和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做饭、取暖、用火驱蚊驱兽、吸烟、小孩玩火等)。 因此,参加野外活动,为避免引发火灾,游客用火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点篝火或使用炉具时,随时派专人看管,使用完毕要马上熄灭火源,最好能用沙土覆盖,防止死灰复燃。 二、建炉灶时应选择避风和距水源较近地方,并准备一桶水。以备万一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取水灭火。 三、在草木较多的地方用火,不仅要将周围的草木清理干净,还应在四周开出2米左右的防火道,以免火星飞溅。 四、如风力较强时,...
硫磺库区、硫磺输送设备、熔硫罐、沉降槽、精硫池等区域是硫磺制酸生产过程中防火防爆重点区域。硫磺仓库、硫磺拆包、投料、输送等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积聚在设备、钢架、防护栏杆、梯子、仓库屋顶、墙体等部位,一旦遇着点火源极易发生火灾或爆炸;飞扬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也和气体或蒸气混合物一样,具有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粉尘混合物的爆炸危险性是以其爆炸浓度下限(g/m3)来...[详情]
多起由杀虫剂引发的悲剧,如同明晃晃的利剑警醒市民——灭虫剂请远离明火。在杀虫剂、清新剂、花露水等日用化工产品的罐装上,大多标有“切勿放置在温度高于50℃的地方”一类的提醒,有的还标有远离火源、避火使用等提示。 杀虫剂的“喷雾”是靠液罐内的推动剂来完成的,推动剂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易燃物质,极易引发燃烧爆炸。此外,杀虫剂药液喷出后,药液内的丙烷、丁烷成分与空气混...[详情]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在高温作业情况下,通常会产生光辐射,那么高温和光辐射属于引火源吗?...[详情]
引起瓦斯爆炸的主要火源有哪些?瓦斯爆炸引起的火源有很多,佰佰安全网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详情]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周学文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春夏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应急管理部火灾防治管理司司长彭小国介绍,为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的重大风险,根据国家森防指年度重点工作的安排,国家森防办决定从3月15日至6月15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野外火源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治理农事用火失管失控、祭祀用火监管缺位、违规生产用火管控的“宽松软”等突出问题。截至4月5日,全国已累计派出检查人员7.6万人次,排查整治隐患5.2万多处,出动警力6.6万多人次,查处野外违规用...
花露水、杀虫剂,这些都是夏季居民家中常备的防蚊利器。可是,近日一则小孩涂花露水后被烧伤的帖子,让大家心存疑虑,这些防蚊产品是否有安全隐患?6月22日,连云港市东海县消防中队官兵做了一组实验,结果是这些防蚊产品在有火源的情况下非常易燃。佰佰安全网提醒市民,防蚊产品不要放在厨房或煤气灶边,孩子涂抹过防蚊液、花露水后,一定要远离火源。小孩涂花露水后 被烧伤 近日,一则帖子在微信朋友...[详情]
据安监总局网站消息,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定于2017年8月份对各地区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展情况进行督导。通知要求依法依规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对大检查期间发生的事故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情况。通知明确各地区及有关部门坚持大检查与严执法相结合,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落实“五个一批”的情况。通知指出实施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和“黑名单”管理制度的情况。...[详情]
5月24日,省政府安委会召开2016年第二次全体成员会议,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尽职履责,扎实工作,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详情]
9月5日起开展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安全专项检查,目前已有初步成果,各平台主要问题集中在安全隐患问题巨大、应急管理基础薄弱效能低下、非法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