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用性, 指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以使用所需要的网络资源和服务.用户对信息和通信需求是随机的多方面的,有的还对实时性有较高的要求.网络必须能够保证所有用户的通信需要,不能拒绝用户要求.攻击者常会采用一些手段来占用或破坏系统的资源,以阻止合法用户使用网络资源,这就是对网络可用性的攻击.对于针对网络可用性的攻击,一方面要采取物理加固技术,保障物理设备安全、可靠地工作;另一方面通过访问控制机制,阻止非法访问进入网络. 2、机密性, 指网络中信息不被非授权实体(包括用户和进程等)获取与使用.包括国家机密、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商业和工作秘密,个人秘密(如银行账号)和隐私(如邮...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点: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线路是一个很明显的不安全因素,利用卫星通讯或是电话线传递信息对窃听者来说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侦收、截取、破译,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或情报。网络威胁的隐蔽性和潜在性增加了保证安全的难度,如窃取、侦听、传播病毒这些行为都是隐蔽的,防范的对象广泛...[详情]
我国的网络游戏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但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纷争却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 那么,网络虚拟...[详情]
据了解,陆兆华系国内研究移动安全的专家之一,专注于移动安全的行业研究、黑色产业链研究,病毒行为研究,检测模式与流程研发,查杀方案、检...[详情]
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工作起步较早,1994年国务院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专门针对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制定的首部行政法规。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要求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系统和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基础信息网络,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防护设施,强化技术防范,严格安全管理,切实提高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防瘫痪、防窃密能力。周汉华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去年曝光的美国棱镜门事件,表明网络安全领域的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和复杂,也突显了我国现...
拥有6亿多网民的中国已经是网络大国,同时也是信息窃取、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者,面临着巨大的网络安全压力。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 信息化新阶段导致网络安全内涵不断扩展2014年是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据统计,到2014年中,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6.9%、同比增6.9%,手机网民5.27亿、同比增13.5%。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十年,宽带化、移动性、泛在性成为互联网应用的显著...[详情]
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定于9月16日至24日在全国范围统一举行。目前,上海正紧锣密鼓、井然有序地筹备开幕式等重要活动。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上海将通过各项活动,加强《网络安全法》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传播网络安全教育文化,发动全民广泛参与网络安全建设。网络安全成就大展示根据安排,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上海将针对《网络安全法》,编...[详情]
作为网络安全宣传周的重点活动,体验展能够帮助公众以更直观的形式参与到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当中。这对提高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了解和掌握网...[详情]
还记得新年前夜华为官方推特用苹果发祝福的乌龙吗?近日,华为官方针对该事件给出了处理结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