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存在没有风险的投资,因此即使是短期理财产品也是有风险的。 短期理财产品有哪些风险 第一,预期收益“偷换”实际收益 例如,某商业银行一年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15%左右,某城商行的一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近22%。但预期收益并不等于到期收益,去年某国有银行的一款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15%,而到期收益率仅为1.53%,两者相差13.47%;某商业银行的一款证券投资产品,预期收益率为35%,而到期收益率为-5.81%,两者相差40.81%。 第二,用户风险自担 超额收益归银行比如某城商行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国债...
在工行网站上买理财产品安全吗 1、现在理财产品都是有一定风险的,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也不例外。因此,无论你在哪个银行哪种渠道(柜台还是电子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2、进行风险评估不是什么可怕的事,主要是银行要告知客户,所销售的产品并不是保本保息的,你只需要按照风险评估报告的问题进行回答、勾挑就行了。 3、一般来说,进行风险评估后,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客户...[详情]
其实每种理财方式都是有一定的风险存在的,所以对于买英镑理财好还是买美金理财好还是要根据个人的需求来进行衡量的。 在外币理财产品中,美元理财产品占比在2/3左右,澳元、港元、欧元、英镑等外币理财产品占到剩下的1/3。11月,美元理财产品发行量共102款,平均收益率为1.40%,从12月前三周的收益情况来看,与前一个月相比变动不大。 美联储加息对美元理财产品影响有限。首先,美...[详情]
理财型保险值得老人买吗老人购买理财型保险有什么好处呢?下面佰佰安全网来为你解答这些问题。 ...[详情]
去年以来,投资公司跑路事件频发,但谁也想不到,银行职工竟成为投资公司的托儿,在柜台上将储户大笔资金推荐转投给投资公司……11月4日,记者以《遭银行职员“忽悠”200万成“投资款”》为题报道了张女士在中信银行酒泉路支行购买理财产品,却被银行员工推荐将200万元投进投资公司,剩余130万元本金难以追回的消息。在该事件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近期记者又接到在中信银行购买理财产品,误入非法集资圈套的反映。对此,中信银行兰州分行解释:系个别员工个人行为,建议客户走司法程序。银行理财经理推荐,57万元进了投资公司郑女士是兰州某机关普通职工。2014年7月份,经人介绍,在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员工刘...
有一些银行员工在利益驱使下,会私下帮私募基金公司代销基金,这样的行为被称为“飞单”。张女士在银行理财经理王某的推荐下,购买了300万元的理财产品,没想到该产品是王某私售的基金。此后,基金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查,王某也被抓,张女士的钱全部打了水漂。 为此,她将银行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损失。近日,这起涉及银行“飞单”的纠纷案在本市法院二审落判,驳回了张女士的诉讼请求。银行大堂...[详情]
老人已经成为理财产品诈骗的高危人群,其中理财产品诈骗方式已经成为信息安全领域的常见形式。60多岁的王老太向新时代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时代信托)支付6700万元,购买信托产品,到期后血本无归。10月28日,王老太诉新时代信托 不当得利案在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王老太要求后者返还6700万及利息。被告认为,此案是因老人投资失败造成的,属于合同纠纷。王老太自称,信托产品是...[详情]
昨晚6时许,闵浦大桥闵行吴泾往浦江镇方向,发生一起多车相撞事故,造成一名货车驾驶员被卡受伤,所幸没有生命危险。...[详情]
南京的陈松(化名)是一位专业投资人,也是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私人银行的客户。...[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