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了解到,目前,“冷暴力”在我国的法律界定上还存在空白,尤其是当妇女成为“冷暴力”对象时。我国现有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要么只有原则性规定,要么只对以“作为”方式实施的家庭暴力予以界定,而对以“不作为”的形式实施的家庭暴力(即“冷暴力”)没有明确的界定。 家庭冷暴力的受害者不可能如传统暴力受害者一样在身体上留下伤痕。同时家庭冷暴力的施暴人实施冷暴力后也很少留下物证。并且处在家庭冷暴力中的夫妻为了维护自己的隐私和所谓的家庭尊严,一般会选择“家丑不外扬”,因此其家事外人无从得知。...
对于强制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明确规定,对于强制性消费消费者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消费行为,如发生纠纷同样规定了消费者的救济途径,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消费者可以索回一定损失,但一般不会是全部,因为...[详情]
按照规定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而血液中含量高于80mg/100mL就属于醉酒驾驶。 酒后驾驶主要通过酒精测试仪测试(如我国警用的卡利安ZJ-2001A),被检测者对准仪器吹气口连续吹3秒(确保测出的酒精浓度和血液中浓度一致),这时发出酒精测试仪会发出“叮叮”两声,两声后待机灯(READY)和不合格灯(WARN)同时闪烁,同时显示测试数据...[详情]
据了解,陆兆华系国内研究移动安全的专家之一,专注于移动安全的行业研究、黑色产业链研究,病毒行为研究,检测模式与流程研发,查杀方案、检...[详情]
很多情况下网路安全成为我们无法护士的问题,那么网络安全包含哪些内容呢?网络安全包括网络运行安全吗?这个问题我相信在佰佰安全网可以找到...[详情]
中国是全球第一快递大国,2015年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巨大的快递包裹投放量让“包裹上贴广告”的生意悄然兴起。中新网记者发现,中国法律法规上没有禁止这种商业行为。专家称,应加强对快递包裹上广告内容的审核,不得损害消费者的情感和经济利益。 小广告登上快递包裹 5月底,陈先生收到的电脑显示器快递包裹上除了快递单,还多贴了几张商场与微店的广告。他感慨“现在的广告无处不在,连快递都增加了这项业务”。近几年,快递广告业务悄然兴起。百度百科出现了“快递广告媒体”的词条,意思是快递单上或者快递包裹上做的商家广告,是一种新颖的广告模式。不少人向中新网记者反映收到过类似包裹,上面的广告涉及...
2016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9月19日在武汉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刘云山在开幕式上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坚持网络安全和网络发展同步推进,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必须看...[详情]
闯红灯威胁交警已经不算什么了,最近,一男子闯红灯被拦下,竟谎称自己是美国人:“中国的法律我不遵守。”据12月11日报道,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发生一起因闯红灯引发的闹剧。这天,怀宁县交警大队协警郑张龙正在一个交叉路口执勤,却发现一名男子在红灯时径直走上斑马线。郑张龙立即吹口哨劝阻。但该男子却并不配合,还谎称自己是美国人:“中国的法律我不遵守。”交警哭笑不得:“你不遵守你来中国干嘛呢...[详情]
小伙闯红灯自称美国人:“中国的法律我不遵守。”交警哭笑不得:“你不遵守你来中国干嘛呢?...[详情]
到2014年中,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46.9%、同比增6.9%,手机网民5.27亿、同比增13.5%。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十年,宽...[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