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手机较长的朋友们几乎都接到这种过骚扰电话:铃声只响一声,而你接起电话对面却毫无动静,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响一声”电话。与人工或语音骚扰电话不同,“响一声”的手法最为隐蔽,危害也是最大的。
使用手机较长的朋友们几乎都接到这种过骚扰电话:铃声只响一声,而你接起电话对面却毫无动静,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响一声”电话。与人工或语音骚扰电话不同,“响一声”的手法最为隐蔽,危害也是最大的。那么究竟它有何危害呢?
“响一声” 骗术升级 吸费已是唯一目的
根据某信息安全公司公布的2014年手机安全报告显示,骚扰电话中“响一声”电话占到50%。记者调查发现,在报告中收录的骚扰电话排行榜中,前100位中响一声电话共8个。记者对这8个响一声电话依次拨打,发现只有一个是广告电话,剩下的7个响一声电话或者无法接通或者关机。
“响一声”电话据骚扰电话之首
响一声电话在人们的印象中,大都是吸费电话,但记者调查后发现,吸费已经不再是响一声电话的主要目的了。
“目前来看,主要目的是通过拨打来“报活”,就是看你号码是不是存在。”手机安全专家陈冲表示,这种“报活”业务在行业内被叫做“空号检测”,或者是“语音筛号”。
“空号检测”信息给了谁?电话诈骗占多数
“空号检测”的原理是通过电话自动呼叫用户,根据用户端返回的语音信号,包括回铃音、空号、占线、无人接听、传真等等,来判断这个号码的是否是空号。那么筛选是否空号又有什么用处呢?谁会购买这项服务呢?
据了解,购买空号检测服务的企业大都从事短信群发、电话营销、保险代理房屋中介等行业。“空号检测”一天处理的数据量能有多少?某空号检测公司负责人表示“几十万算很少的了,一天基本上一百万左右”。
佰佰说:
法律专家认为“响一声”电话侵权
法律专家认为,使用“响一声”手段筛选号码涉嫌侵权。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它侵害了消费者隐私权,而且这种拨打骚扰电话行为,如果是在消费者在工作学习,或者进睡眠状态时,都会严重侵害消费者安宁权、休息权,有一些行为还会侵犯消费者财产权利。佰佰建议:当遇到类似电话是,请朋友们不要理会、不要回拨。毕竟正常逻辑来讲,有事找你又没打通电话的人,一定会再打过来。
责任编辑: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