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消防隐患,没有引起居民们的高度关注,也没能引起居民们的警觉。当火灾发生时,一切都已经晚了。面对突发火灾,居民因选择的逃生方式不同,而结局也各不相同。
6月17日,辽宁省消防总队透露,今年1至5月份,全省共发生火灾18382起,死亡49人,受伤22人,直接财产损失9385.3万元。
居民家庭虽然是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但因火灾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却不容小觑。其中,住宅类火灾在各项火灾指标中占有很大比重,火灾起数最多,为3081起,占总数的16.8%;死亡人数最多,为42人,占总数的85.7%。
从火灾原因来看,电气故障是住宅类火灾的主要原因,有704起,占住宅类火灾总数的22.8%;用火不慎引发火灾614起,占住宅类火灾总数的19.9%。特别要指出的是,吸烟和玩火也是引发住宅类火灾的原因,起数分别为137起和105起。
面对突发火灾 正确逃生
面对消防隐患,没有引起居民们的高度关注,也没能引起居民们的警觉。当火灾发生时,一切都已经晚了。面对突发火灾,居民因选择的逃生方式不同,而结局也各不相同。
1月21日1时许,沈阳市沈河区市物价局附近一民宅三楼发生火灾,最终被认定为放火。突发火灾,惊醒了睡梦中的居民们,有20多名居民被困楼里……
惊慌中,居民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式进行逃生:3楼起火房内租住男子跳楼摔受伤了;7楼一对母女在往楼下跑时不幸被烟熏身亡;有人的手因摸扶手被烫出水泡,有人脸和头发被烧伤;还有居民看到烟太大,转身跑回屋内,等待救援,最终全被消防官兵安全救出。
无独有偶。5月13日17时50分许,鞍山市千山区东鞍山镇日新小区5号楼3单元11层1号民宅发生火灾,造成三人死亡。经调查,张大爷有数十年抽烟史、烟瘾极大。另外,从燃烧痕迹来看,着火点位于床角处。种种迹象表明,82岁的居民张大爷卧床抽烟引燃了床上被褥等物品。
因为张大爷年迈腿脚不好,被困在家中,没能从火灾中逃生。与此同时,鞍山市交通警察支队千山大队交警范克和鞍山钢铁集团矿业公司东鞍山铁矿“技术状元”孙利东,因进楼疏散营救被困群众也没能逃离出来。
分析:家庭消防意识差 逃生技能缺失
与此同时,辽宁省消防总队还公布了三起因放火、烧香祭祖引发的住宅火灾案例,血的教训充分暴露出居民们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存在着的诸多问题。
社区居民、家庭成员消防安全防范意识较差,不能及时消除家中电气线路、电器设备存在的火灾隐患;麻痹大意思想普遍存在,认为火灾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吸烟、玩火等用火不慎因素引发火灾的情况时常发生;部分社区居民、家庭成员不掌握应对火灾事故的技能和方法,不会处置初起火灾、安全避险、逃生自救,致使火灾蔓延扩大,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孤寡、独居老人增多,老人防火、逃生技能缺失,这些都是当下居民家庭火灾的重要隐患。消防调查发现,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在火灾中伤亡的概率要远远高于普通中年人。
调查
根据辽宁省公安厅特意制定推出的《社区(家庭)消防安全自查表》,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从消防安全意识、危险火源、疏散通道、应急器材、电器设备、电气线路等方面选取了重要的十条进行网络调查。
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居民消防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较低,超过90%的人使用电器常年不拔插头,超过90%的居民家中没有配备灭火器材的防烟面罩、强光手电、逃生绳等应急器材,超过70%的人不会定期清理阳台、楼道里存放的杂物,超过60%的受访者对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位置缺乏关注,超过60%的人员对周边消防设施不了解、不掌握、不会使用,超过50%的受访者对家庭电器线路、燃气管灶具检查不到位。
多关注老年人自防自救
调查显示,老年人是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最差的群体。
一,老年人喜欢在阳台、楼道里堆放杂物,不管有用还是没用都不舍得扔弃。
二,老年人应变处置能力差,对新生的消防设施不了解,老年人多数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更不知道如果正确自救逃生。
三,老年人容易麻痹大意,即使发现了消防隐患,也不愿积极主动消除隐患,存在着能对付就对付的心理。
责任编辑:佰佰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