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骗子巧立名目“买充值卡赠手机“,共犯竟是“快递公司”!

2014-12-24 11:21:32
1454人阅读
导语:

打电话冒充诺基亚公司或移动客服,声称可以买充值卡送手机,并可货到付款,实际上寄来的手机和充值卡都是假的——最近,这种骗术频频在厦门出现,已有多位市民上当受骗。

打电话冒充诺基亚公司或移动客服,声称可以买充值卡送手机,并可货到付款,实际上寄来的手机和充值卡都是假的——最近,这种骗术频频在厦门出现,已有多位市民上当受骗。

然而,骗子能够利用这一点得逞,需借助各家快递公司所提供的代收款服务。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快递企业的代收款业务,确实存在可供骗子利用的漏洞。


【骗局】 轻信货到付款,买到假充值卡

2月18日,市民李先生接到一个从上海打来的电话,声称是诺基亚公司做活动,只要消费1500元的话费充值卡,就能获赠一部N9手机。“起初我也想会不会是骗子,可对方说可以货到付款,我想那就不怕了。”李先生于是让对方寄了东西。
2月20日上午,李先生收到了顺丰速运送来的包裹,拆开检查后,看到手机和充值卡都有,就放心地将1500元付给了快递员。当天中午,“诺基亚公司”还打电话给李先生,确认包裹寄到了,便告诉他,手机要先充电24小时后,再开机使用。李先生有些疑惑了,便马上开机查看,这才发现手机除了能拨电话,其他功能都无法使用。再刮开充值卡,发现全都充不了——手机和充值卡,都是假的。
李先生立即致电顺丰,告知被骗,要求他们将1500元返还。

快递公司截住货款如数返还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骗局——骗子先利用“货到付款”取得消费者信任,再利用手机和充值卡难以被立即查出问题的特点,同时以“先充电24小时”的“缓兵之计”打“时间差”,快递公司如果没有马上接到客户投诉而将货款转给了他们,骗术就得逞了。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这是近一个月开始频频冒头的一种较新型骗术,警方已接到十多例报警,手法、情节和李先生遇到的如出一辙,本报2月25日、27日先后做过报道,宅急送等多家大型快递企业都发现了此类涉嫌诈骗的包裹。
庆幸的是,李先生这次追回了被骗的1500元。顺丰速运接到他的投诉后,立即将钱截下,最终按照公司规定将钱退给了李先生。顺丰方面表示,他们已经中止了和寄件方的业务协议,不再接收他们的包裹。

【问题】 代收款业务门槛不一,遭骗子利用

此类骗术最大的迷惑性在于“货到付款”。代收款业务由于涉及商业交易,对寄件方都有一定的门槛,但记者调查发现,不同的快递企业,门槛不一,某些快递公司在“把关”上并不十分严谨,这就容易给骗子可乘之机。
比如宅急送和联邦快递,个人客户只需达到一定寄件总量——如总值超500元或总量超10件,就可以办理“月结客户”,快递公司与其一次性签订协议,便可提供代收款服务。这就意味着,不法分子如果有意利用这一渠道行骗,只需以很低的成本成为“月结客户”即可。
EMS和顺丰的要求则比较严格。EMS只对企业客户提供代收款服务,并且要求对方提供完整的营业证照。
至于个人客户,厦门顺丰方面表示,他们“很少批”,也不作为业务的重点。记者以客户名义联系厦门顺丰客服,根据其介绍,顺丰对个人客户其实也采取类似“月结客户”的操作方式。

掌握违法线索,没有举报机制

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快递公司接到客户反映,寄件方有诈骗嫌疑,他们除了退款和中止合作,是否还有进一步的追究机制——比如,在经过初步核查后,将线索提供给警方。
和传统的短信、电话诈骗难以追查骗子身份不同,采用这种“货到付款”骗术的诈骗分子,一定是通过某种形式和相关快递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的,甚至还可能为此专门注册了皮包公司。因此,快递企业其实已经掌握着骗子的大量基本信息。
然而记者了解到,各家快递企业都没有相应的违法线索举报机制,已经发现有客户收到假货包裹的顺丰、宅急送等快递企业,至今没有一家有意报警。快递企业对此通常的说辞是,他们只是承运方,或没有核查的义务和能力,或报警应是受害人的事——但道理再简单不过:你看到小偷偷东西,有没有责任报警?


责任编辑:佰佰安全网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